碧血劍(下卷)(新修版)_第46章 袁崇煥評傳(5)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9]詳見王鐘翰〈滿族在努爾哈齊期間的社會經濟形狀〉、〈皇太極期間滿族向封建製的過渡〉。

清兵都有辮子,在當時,漢人隻要聽到“辮子兵”三字,不由自主的就膽戰心驚,直到十餘年後還是如此。李自成部下的闖軍都是身經百戰的悍將健卒,囊括而東,攻破北京,在山海關前的一片石和吳三桂部大戰時,涓滴不落下風。但清兵俄然呈現,闖軍中響起“辮子兵來了!辮子兵來了!”的驚呼,數萬精兵就此全軍大潰,一敗塗地。李自成逃出北京,向西急竄,“大順”朝終究毀滅。在當時候,“辮子兵”就是“無敵雄師”的代名詞。

朝廷荒唐,主帥荒誕,救兵是必然不會有的。那如何辦?棄城而退是從命主帥號令;守城罷,寧遠一城孤軍,怎能擋滿清的傾國之師?在這告急關頭,袁崇煥昂揚了豪傑之氣,決意抗敵。

[5]他到浙江嵊縣旅遊時,與老友秦六郎中宵長談,有〈話彆秦六郎〉詩:“海鱷波鯨夜不啾,故交談劍剡溪頭。言深半夜猶疑晝,酒冷涼生始覺秋。水國芙蓉低睡月,江湄楊柳軟維舟。自憐作賦非王粲,戛玉鳴金有少遊。”

大敵終究攻來了。

攻城清兵的前鋒軍隊是鐵甲軍,每人身上都披兩層鐵甲,稱為“鐵頭子”。清兵以堅車攻城,車頂以生牛皮矇住,矢石不能傷。城內架起西洋大炮十一門,在城頭輪番轟擊,每一炮打出去,粉碎殺傷及於數裡。[4]

廿四日,清兵殺到城下。袁崇煥初度見到“辮子兵”的威猛。

第二天淩晨,清兵大隊人馬擁聚在城外大平原一邊。袁崇煥調派一名使者,備了禮品去送給努爾哈赤,對他說:“老將橫行天下為時已久,本日敗於小子之手,隻怕是天意了。”努爾哈赤已受了傷,因而回送禮品及名馬,約期再戰。

袁崇煥並不比李自成更會兵戈,他部下兵將也並不更加英勇。但他更加平靜果斷,他冇有小我的無私慾望,不像李自成那樣想做天子。他的部下也不像闖軍那樣,搶飽了財物美女,不想兵戈。真所謂“無慾則剛”,以是他比李自成更剛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