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漢月_第七九章 :陽城立足(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是除了這裡以外,周惠想要有所作為,又能夠去甚麼處所呢?今後的東魏。高歡所領的六鎮鎮民為主力所建,西魏則是以武川鎮後輩連絡關內豪族為統治核心。他一個河南司州人,不管在哪一邊都冇有甚麼人脈。很難獲得出頭的機遇,還不如適應這即將到來、冇法挽回的亂局,重修本應滅亡的河南府戶軍。爭奪在三荊地區開出一方六合,然後挾地自重、見機而行。

說完這句話,周惠俄然一愣,心中忍不住想起一小我來:今後的北齊高祖神武帝,現任晉州刺史、銅鞮縣伯高歡。

魏廣州本為魯陽鎮,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改其地為荊州,四年後南征獲五郡之地,因而將此州燒燬,改於彼處立荊州。到了客歲。爾朱榮在河陰大肆搏鬥洛陽朝士,前中尉李彪之子、南荊州李誌憤而投降南朝,南朝名將曹景宗之弟、雍州寧蠻長史曹義宗趁機打擊魏荊州,率軍包抄了州治穰城,朝廷擔憂荊州淪陷。司州民氣更加動亂,是以將魯陽一帶劃出,立為廣州,遣平昌縣侯鄭先護率軍為刺史,作為司州的第二樊籬。

是 由】更多章節請到網址昌大保舉去除告白全筆墨小說瀏覽器

“是啊!”周惠點了點頭,“正所謂一葉知秋。朝廷政局如此,用人如此,恐怕有力清算亂局。如許的情勢之下,積聚再多的賦稅又有甚麼用?一旦產生狼籍,反倒會招來覬覦,自取禍亂……當日南軍攻陷滎陽時,爾朱世隆沿途縱兵大掠,我家受損尤其慘痛,人財兩失,這不就是現成的典範麼?”

所謂三荊,乃是指魏朝荊州、東荊州和南荊州。此中東荊州設置最早,理於沘陽(現河南泌陽四周),前身是用來駐兵防備蠻人、保護豫州要地的樂陵鎮,處所極窄。荊州是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所置,當時魏朝已定都洛陽,國勢大盛,孝文帝率軍三十萬南征,南朝齊明帝冇法抵擋,拱手讓出南陽、新野、南鄉、北襄城及西汝南、北義陽五郡(西汝南、北義陽並治舞陽,故記為一郡),可惜孝文帝當時病發,因而半途而廢,次年再次南伐時更崩於軍中,是以未能持續南下,霸占南齊的雍州(理於襄陽)和荊州(理於江陵)。南荊州則是襄陽郡公桓叔興所拓,由前鎮東府長史酈道元檢行而設,理於安昌(現湖北棗陽一帶),轄十六郡、五十一縣,固然處所不小,倒是蠻人聚居的處所,計有蠻民萬餘戶,屬於皋牢地帶,且因為刺史桓叔興、李誌前後南投,現在已是名存實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