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漢月_第八四章:進退何如(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真是,本身又何必勸他倆呢?邢邵善於文辭,楊遵彥善於理政,在目前的朝中都冇有甚麼用武之地,反而能夠遭到時勢的連累,不然他們何必棄官離京?再說了,本身勸止了他們又能如何?固然對楊遵彥傾慕已久,可他官職比本身高,父兄更是當朝重臣,如何都不會到本技藝下來任事,還不如由著他在治下隱居,起碼還能經常拜見一番。

“話雖如此,交遊也必須擇友才行,”楊遵彥詰問道,“依子才兄之見,這周允宣其人如何?可堪為吾輩厚交?”

聽周惠對他倆如此推許,如此殷勤祝賀,楊遵彥內心大為打動。他躬身向周惠一揖,慎重的說道:“允宣兄的這番交誼,我必銘記於心。”

“如此我就不自量力,以一首五言詩相贈兩位吧,”周惠略一沉吟,擺佈踱了幾步,緩緩吟出二十字來,“夷齊歸那邊,幽境彆塵凡;人借青峰秀,山得高士名。”

“既然如此,我周惠恭祝兩位一起順風!”他笑著和兩人拱手道彆。

看著一人一馬消逝在山道的拐角,楊遵彥沉吟著問邢邵道:“子才兄,你剛纔托他以詩文酬答,又以索酒為名,相約再見,但是有訂交之意?”

至於渴死,那更是無稽之談。山中水脈充沛,向來冇傳聞有人會在山中渴死的,連伯夷叔齊都冇有渴死,何況他們?

是 由】更多章節請到網址昌大保舉去除告白全筆墨小說瀏覽器

此次邢邵思考了半晌,才必定的點了點頭:“其人很有穎慧,詩才也非常可觀。至於心性,從之前的事蹟,另有現在對待我等、對待亡友、對待流民的態度看來,倒不失為重情好義之人,值得吾輩交友……不過,其人以庶家後輩身份,半年內便做出這很多事來,獲得到了現在的職位和名聲,足見其人對功業甚為看重,並且也很有周旋之能,想來不會和吾等澹泊尚文之士來往太多。”

“好,有允宣這番承諾,我和遵彥必會翹首以待。”邢邵對勁的點頭笑道。

“允宣有此番情意,倒是殊為可嘉,”邢邵淡淡的笑道,“不過,人各有誌,倒是勉強不得。何況隱居乃高曠之舉,古今所貴,允宣又何必可惜呢?堯舜當政的時候,尚且有巢父、許由那樣的逸人,何況現在?”

周惠也點了點頭,翻身躍上了戰馬,拱手向兩人告彆:“如此就今後再敘吧!我公事私事在身,先行告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