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這文士的論述,便曉得這一碗雞舌羹代價多少了!
不過不是普通的雞湯,而是雞舌羹。
這不恰是大名鼎鼎的“三層套雞”麼?
永昌郡王身邊的阿誰文士道:“這一道‘剖腹藏珠’,乃是我家王爺親手研製出來的!把鴿子與孺子雞剁去頭腳,又用秘法做成珍珠丸子,先將珍珠丸子釀在鴿子腹內,然後將鴿子釀在孺子雞肚內,再將孺子雞釀入母雞肚內,使母雞保持本相,雞頭用竹筷支起,雞腿被折斷縛住。然後,將母雞置於大沙鍋內,傾入原湯,加料酒、細鹽、茴香、生薑,鍋口蒙一層紗布,蓋好鍋蓋,然後再文火慢煮,經十二個時候,這道菜纔算做好!”
永昌郡王說到這裡,已是一臉傲然:“菜名‘剖腹藏珠’,這道菜真真拿來吃的,天然是那顆珍珠丸子!”
“剖腹藏珠?”柴靖宇愣了楞,俄然間瞪圓了雙眼,叫道,“莫非……”
十二個時候,便是整整一天!
永昌郡霸道:“高雅倒也談不上,叫做‘剖腹藏珠’!”
竟然……
五位評委各自伸出筷子,嚐了嚐這內裡的雞舌頭,都紛繁讚不斷口,不管實際味道如何,光是這道菜的做法,就能讓人惶恐不已了。
而此時永昌王的這道菜,利用母雞、孺子雞和鴿子套了起來,跟三層套雞大同小異,柴靖宇怎能不驚奇?
就是簡簡樸單的一隻雞,除了光溜溜的雞,以及內裡的雞湯和調料以外,甚麼都冇有。
柴靖宇忍不住讚歎道:“永昌郡王公然是饕客中的饕客,吃貨中的吃貨!”
柴靖宇道:“不叫這個名字?那想來永昌王親創的菜肴,菜名必然非常高雅了?”
……
顧名思義,那是雞的舌頭做成的湯,找來上百隻活雞,宰掉以後,隻取用舌頭,然後做成一碗雞舌羹,這體例固然豪侈,但所謂朱門後輩,餬口豪侈也是不免,雞舌羹在柴靖宇看來,也不算太希奇的東西。
“嘶……還真是!大雞的肚子裡,竟然裝著一隻孺子雞!”
柴靖宇宿世所見過的三層套雞,絕對用不了十二個時候,心想這文士莫不是為了吹牛,用心假造時候的吧?
這位紈絝王爺,可當真是牛人一個,也不曉得他是用心的,還是底子冇考慮全麵,竟是涓滴冇給這幾個評委留麵子,給了他們一個小小的尷尬。
這道菜先被端到了評委們桌前,評委們倒是不至於對這盤其貌不揚的菜說三道四,便直接動筷子開吃了。
本來,這便叫剖腹藏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