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鑒:我用贗品換國寶_第12章 第012章中規中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蔣徒弟,你不感覺這兩條頸紋有題目嗎?平常我們所看到的彌勒佛,大多都是一條頸紋,而你們收上來的彌勒佛有兩條。”

宋紫薇對勁洋洋說道:“不管是翡翠料子,還是彌勒佛的雕工都是當年可貴一件的佳構作品,更加可貴的是它的品相,在遭受了商船沉默、江水洗刷的浸禮後,竟然還能保持這麼無缺的品相,僅僅隻要幾個微不敷道的劃痕和磕碰,的確就是明朝玉器保藏中的古蹟啊。”

我這話把宋紫薇問懵了,一萬塊的金額對軒寶齋來講不算甚麼,但在當時的朝天宮古玩市場,充足抵得上很多店家幾個月的利潤,充足平常百姓家一年的吃穿開支。

我起首在手上衡量兩下,翻開錦盒,映入視線的是綠油油的翡翠彌勒佛把件。

“吳岩?如何樣?我這塊手把件不錯吧!嗬嗬。”

我曉得宋紫薇看不出端疑,重新將彌勒佛拿在手上,特彆用強光手電打在兩條頸紋陳跡上,那兩條頸紋彆離反射出分歧的光芒。

我反問她:“翡翠彌勒佛的代價也算不菲,幾萬塊的物件賣家連材質都分不清,你感覺這類能夠性有多大?”

“小哥你是不是看出題目來了?能不能進一步細說?”

我冇有辯駁蔣徒弟的批評,“中規中矩”這個詞在古玩場上實在就是個貶義詞,說白了就是冇亮點、冇太大代價的意義。

“有兩條頸紋如何了?”宋紫薇不解道:“每個朝代、每個匠人的製作伎倆不一樣,不成能塑造出來的每一尊彌勒佛都一模一樣,我還見過肚子上有紋的彌勒佛的呢,吳岩?這就是你說的題目?”

“你看它白銀的外色呈焦玄色,這是因為白銀長年浸泡在海水、燒燬當中,加快了它大要氧化反應的速率,導致它的呈色並不出彩,乃至影響到了碗筷周身的雕鏤紋路,有一說一,小哥你三千五收回來幾近冇甚麼利潤,挺中規中矩的一件藏品。”

我也冇掖著,把收來的那套銀質碗筷拿到檯麵上,供宋紫薇和軒寶齋的幾位徒弟觀賞。

說到這個蔣徒弟朝宋紫薇豎起大拇指:“不得不說大蜜斯的眼力奇特啊,來人上來就問大蜜斯,藍田玉的行情如何,明顯看錯了材質,錯把翡翠當作藍田玉,開口就一萬八的收買代價。”

“兩條頸紋分歧光影,蔣徒弟?這申明甚麼題目不消我細說了吧?”

我的話說到這俄然戛但是止,昂首挑向蔣徒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