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鑒:我用贗品換國寶_第12章 第012章中規中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整塊把件的大小剛好能握在手掌心中,呈相則是笑麵彌勒佛手握元寶的外型,翡翠材質質地晶瑩剔透,是一塊滿綠的翡翠料子,在明朝年間被稱之為佳品翠的料子,也就是現在翡翠市場上所說的玻璃種料子。

我反問她:“翡翠彌勒佛的代價也算不菲,幾萬塊的物件賣家連材質都分不清,你感覺這類能夠性有多大?”

“品相題目?吳岩你說甚麼?”宋紫薇指著錦盒中躺著的彌勒佛:“也就彌勒佛的邊沿位置有纖細的摩痕和擦痕,不細心看底子就看不出來,這些底子算不上甚麼大題目,你不會是怕輸當場耍賴的吧?”

蔣徒弟趁便考起我的估價知識。

我把彌勒擺件放入錦盒當中:“明朝佳品翡翠的料子,且雕工做工儲存品相一流,放在金陵朝天宮起碼兩萬的估價代價,前提是朝代、料子、品相缺一不成環境下,但這件彌勒佛……”

“你看它白銀的外色呈焦玄色,這是因為白銀長年浸泡在海水、燒燬當中,加快了它大要氧化反應的速率,導致它的呈色並不出彩,乃至影響到了碗筷周身的雕鏤紋路,有一說一,小哥你三千五收回來幾近冇甚麼利潤,挺中規中矩的一件藏品。”

蔣徒弟到底是久經疆場的熟行,聽出我的弦外之音,語氣上頓時軟了三分,畢竟這彌勒佛把件是他經手過的,固然這“漏”是宋紫薇撿的,但他負有連帶任務。

手把件的大要能看到輕微泛白劃痕,這申明它也是在水底下浸泡過數百年的年代,玉件大要泛白申明仆人拿到手以後對它停止全麵的保養。

我再次諦聽了一番,確認環境後,挑頭問宋紫薇:“這件明朝的翡翠手把件,你多少錢收來的?”

宋紫薇透水眼眸充滿不解,她篤定我在用心找茬。

把件也稱把玩件,能握在手裡觸摸和賞識的玉器、石器、木器,這此中材質最為寶貴的就要數翡翠和和田玉,而宋紫薇找來的這件則是一件呈色、品相上好的翡翠手把件。

“蔣徒弟,你不感覺這兩條頸紋有題目嗎?平常我們所看到的彌勒佛,大多都是一條頸紋,而你們收上來的彌勒佛有兩條。”

說到這個蔣徒弟朝宋紫薇豎起大拇指:“不得不說大蜜斯的眼力奇特啊,來人上來就問大蜜斯,藍田玉的行情如何,明顯看錯了材質,錯把翡翠當作藍田玉,開口就一萬八的收買代價。”

我懶得跟蔣徒弟兜圈子直接開口道:“你這翡翠彌勒佛有題目,品相上有題目。”

……

“小哥你是不是看出題目來了?能不能進一步細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