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小我的才氣始終有限。再加上佛法本身廣博高深,我也不敢包管我本身受用的,就必然對其彆人管用。就像我對一名朋友說過的,佛法就像藥一樣,終究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看的。一碗藥你看來看去,看上一年也看不好病的。並且,分歧的病也是要分歧的藥來治的。如果你把醫治頭痛的藥用來治胃病,當然就不能如願以償。
佛陀曾經說過,如果有人犯戒,就會有五種式微。哪五種式微呢?第一是求財而不得,所願難成。第二是如果有所得的話,也會一天六合式微下去。第三是破戒的人到了任那邊所都會被人看不起,遭人輕視。第四是壞名聲遠揚,天下儘知。第五是命終以後,就會下到天國裡。
堅信之人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家修行的人,一種是削髮修行的人。
總之,不管在家還是削髮,都是為了求得小我的擺脫,為了好處眾生的目標。遵循前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說,“佛教徒本有四眾,有削髮男女二眾,有在家男女二眾。削髮二眾負方丈佛法的任務,在家二眾負護持佛法的任務,分解為兩重的教團,以是佛教並不是要求大家都削髮。很多佛教典範,特彆是大乘典範如《維摩詰經》和《優婆塞戒經》,都是獎飾在家學佛的。”
彆的,削髮人的首要目標,並非“看破塵凡”的悲觀避世,而是要信奉佛陀的教誨,“學為人師,行動世範”。要像佛陀那樣博學多聞,要能夠指導人們去走正道,去過清淨安樂的幸運餬口,要能夠幫忙人們離開苦海,求得擺脫才行。
三不邪淫,意義就是要貞良守禮,就是不作非分的欲樂享用。如果嚴格起來窮究的話,不但是男女間的情慾和性慾,就連過分的食慾和睡欲等等欲樂享用,也都在禁戒範圍以內。
持戒有哪些好處呢?犯戒又有甚麼不好呢?
總之,寫作這本書的目標,是為了讓人們體味到佛法的實在臉孔。第一,佛法不是科學。第二,佛法是大聰明。第三,學習佛法能夠畢生受用無窮。第四,佛法能夠讓人們心生歡樂,永離煩惱痛苦。就像《心經》裡所說的:“能除統統苦,實在不虛”。
至心腸感激您!是為序!
彆的,五戒的內容延伸開來,就是十善:“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言棍騙、不是非兩舌、不惡口傷人、不說無益綺語、不貪、不嗔、不愚癡”。這就叫十善,反之就叫十惡。十善實在和五戒本色上是一體的,隻不過更加詳細地標準了人們的言行認識。以是凡是是把五戒和十善連起來講成“五戒十善”。遵循趙樸初先生的先容,五戒十善是人間佛教的首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