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府這一招真是妙啊,憑趙陸離做下的那些事,判一個奪爵也不冤枉。倘若夫人不分府,趙家的那塊鑲金匾額定然保不住,其了局隻會與葉家一樣,落得個棟折榱崩。但是東、西兩府一分,各自重設正門,“鎮北侯”的招牌剛摘下,立馬就能掛上“征北將軍府”的牌匾,誰敢冒昧?誰敢落井下石?一家長幼也都保住了。
關父已對聖元帝的悟性歎爲觀止。一個蠻夷草寇出身的土天子,竟在無人點撥的環境下悟出這般精美的馭人之道,委實不簡樸!開天辟地頭一名聖君?他還真有這個潛質!
聖元帝連說了幾個“好”字,重修信心的同時對帝師更加敬愛,忙讓他去後殿洗漱換衣。有了這個插曲,明天的議案隻能不了了之,眾位大臣魚貫退出,唯關父坐在殿內等待老爺子。
此中又以琅琊王氏家底最厚,人才輩出,早在各諸侯國並存時就悄悄掌控了幾個權勢最強大的。家主、嫡派後輩均為手握重權的卿大夫,生殺予奪。及至魏國建立,他們亦不甘先人,一麵皋牢朝臣,一麵穩固相權。
而聖元帝這位弟子則更加特彆。你為他想很多,做很多,他一定會感激你,反倒有能夠心存間隙,暗中防備。最好的體例是指導他往精確的方向走,讓他本身認識到該如何掌舵。待目標達成,他龍心大悅、自傲不疑,彆人也就安然無虞。
“皇上不必妄自陋劣,近年來纔開端學,卻能達到您這類程度,已經算得上天賦異稟。誰生來也不是天子,更不知該如何辦理邦國,都是以史為鑒,以報酬鑒,一點一點揣摩出來的。您彆焦急,臣等都會極力幫手您,助您成為一代聖君,助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匡翼魏國千秋萬代。”
“非左、中、右之分,而是權柄之分。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丞相不是說讓專職部尉措置朝事嗎?那便讓專職的來,兵、刑、戶、工、禮、吏,誰精於此道就掌管此項。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丞相再全知全能,總有不善於之處,而他手底下那些人雖唯他馬首是瞻,但若把丞相的權力攝取一部分,朕覺得無人會反對。而丞相恐會抗擊,乃至朝堂震驚,故朕欲把軍權這塊伶仃分出去,重設一個部尉,由朕親身掌管,以便彈壓全境。之前是一個大餅一人吃,其他人等捱餓;現在是一個大餅大家有份,除了本來拿餅那人,誰會往外推?隻怕不會推拒,還會爭得頭破血流。附議的聲音垂垂多了,朕倒要看看王丞相能不能頂得住,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