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1■:即鱔魚。俗稱黃鱔,體形如蛇,又長又圓又光滑,肉味鮮美。2梧:支吾,也作“支吾”,用含糊的言語敷衍。3疣:皮膚上的贅生物,俗稱瘊子。
又北四百裡,至於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無石。魚水出焉,西流注於河,此中多文貝。
【註釋】1鳥鼠同穴山:據前人講,這座山上有一種叫做■的鳥,長得像燕子,而羽毛是黃色的;又有一種叫做鼵的鼠,和普通的家鼠類似,但尾巴較短。它們穿地幾尺深,鼠在洞窟裡住,鳥在洞窟外住,戰役相處。2鱣魚:一種形體較大的魚,大的有2、三丈長,嘴長在頷下,身材上麵有甲,無鱗,肉是黃色的。3銚:即吊子,一種有把柄有流嘴的小型烹器。
凡西次四(經)[山],自陰山以下,至於崦嵫之山,凡十九山,三千六百八十裡。其神祠禮,皆用一白雞祈,糈(x()以稻米,白菅(ji1n)為席。
【註釋】1■:同“薤”,也叫蕌頭,一種野菜,莖可食用,並能入藥。2菟:通“兔”。3■:臌脹。4百:這裡表示多的意義,非實指。
西南三百六十裡,曰崦(y1n)嵫(z9)之山1,其上多丹木,其葉如穀)[榖(g^u)],實在大如瓜,赤符而黑理2,食之已癉,能夠禦火。其陽多龜,其陰多玉。苕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此中多砥(d!)礪()3。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人麵蛇尾,是好舉人,名曰孰湖。有鳥焉,其狀如鴞(xi1o)而人麵,蜼(w7i)身犬尾4,其名自號也,見(xi4n)則其邑大旱。
【譯文】總計西方第四列山係,從陰山開端,直到崦嵫山為止,一共十九座山,路過三千六百八十裡。祭奠諸山山神的典禮,都是用一隻紅色雞獻祭,祀神的米用稻米,拿白茅草來做神的座席。
【譯文】再往北二百八十裡,是座石者山,山上冇有花草樹木,但到處是瑤、碧之類的美玉。泚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淺顯的豹子,卻長著花額頭和白身子,稱呼是孟極,長於伏身埋冇,它叫的聲音便是本身稱呼的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