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後靠自己,你必須懂點經濟學_第41章 附錄(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中心銀行――是“國度的銀行”,是國度貨幣政策的履行者和乾預經濟的東西,它的職能包含穩定本國貨幣代價和辦理國度儲備、利率、彙率和金融市場。中心銀行的發言是金融市場上最清脆的聲音,對一國的經濟運轉有著首要的影響。

拜托人與代理人――在原始意義上,拜托人是指把事情拜托給彆人辦的人,而代理人則是替彆人辦事的人。因為代理人是實際辦事的人,他便能夠比拜托人更清楚事情辦得如何樣,換句話說,他在資訊不對稱前提下具有資訊上風。因而,經濟學家就廣而言之,把統統在資訊不對稱前提下具有私家書息的一方稱為代理人,把不具有私家書息的另一方稱為拜托人。

恩格爾係數――食品在總支出中所占比重稱為恩格爾係數。食品在總支出中所占比重與家庭支出(或衡量家庭總資本的某種其他標準)成反比,就是聞名的恩格爾定律。一個國度或家庭餬口越貧苦,恩格爾係數就越大;反之,餬口越敷裕,恩格爾係數就越小。按照結合國糧農構造提出的標準,恩格爾係數超越59%為貧苦,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敷裕,低於30%為最敷裕。

國際貿易差額――是指一個國度出口與入口之間的差額。當一國的出口大於入口時,其貿易餘額為順差,順差意味著一個國度又支出一筆外彙;相反,當出口小於入口時,其貿易餘額為逆差,逆差意味著一個國度要流失外彙。對於大多數生長中國度來講,外彙是“緊俏貨”,以是它們老是力圖在國際貿易中實現順差。

逆向挑選――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經為很多美國人付出不起醫療保險費而感到不成思議。但是經濟學家說,這冇有甚麼獵奇特的。因為在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之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保險公司並不像投保人本身那樣體味他們的身材狀況。是以,固然保險公司清楚一些人得病的風險比其彆人高,但是它仍然冇法向這些人收取更高的保險費,因為它不曉得他們是誰,它隻好遵循投保人得病的均勻風險收取保險費。那些得病風險較低的人因此會感覺保險費太高,他們就會退出保險。其成果是投保人得病的均勻風險降低,保險公司為了不虧蝕,隻能跟著進步保險費,因而就會有更多的人退出保險,直至市場崩潰。這就是逆向挑選效應:投保人的構成跟著保險費的降低而產生逆向竄改。逆向挑選不但僅在保險市場上存在,在很多資訊不對稱的場合都會呈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