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酒館的名字叫“不醉不歸”,牌匾上的名字混亂草率,張狂又不失舒暢,彷彿酒鬼寫的。究竟上也恰是如此——這幾個字,是曹植飲至微醺提筆寫下的。
曹植笑意更深了:“下一次,必然請先生插手。”
然縱使劉備獲得西川,其喪失亦是不成估計。更何況劉璋自縊後,其宗子劉循承天子之意領益州牧,駐軍雒城與劉備遙遙對峙,更導致西川內鬨紛繁。
再過一盞,兩人湊著聊了一些可有可無的趣事,司馬懿俄然道:“鄙人有一疑慮,想請教四公子。”
現在諸葛亮與法正鎮守成都,城中兵馬不過兩萬。然終究的成果,倒是這兩人與兩萬兵馬,堪堪抵擋張魯、劉循的四萬兵馬!
曹丕對此無法且忿忿,司馬懿倒是淺笑不置可否。
曹植道:“父親麵前,不過班門弄斧罷了。倒是二哥在父親麵前說的戰略,令植大開眼界。”
他彷彿還保持著年幼時的心態,對學問賅博、操行高雅的士族大夫們賜與充足多的尊敬與推許。哪怕現在麵對司馬懿心中吐槽著“嗬嗬”二字,麵上亦是無懈可擊的恭謙。
張魯應。
作者有話要說:嗯我又好久冇更新,都不敢冒泡了=,=
哪怕說這句話,亦是難掩的和順。
但曹植明顯冇有。
司馬懿的眼睛卻亮了亮,乃至非常讚歎地鼓掌道:“好一句‘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龐羲此人,恰是劉循嶽父。劉循最後看到龐羲,還是滿麵笑意,命仆人備酒菜宴請之。待聽聞龐羲來意,也有很久的遊移——畢竟益州易守難攻,曹操又有孫權威脅轉而打擊北方,於他們能而言實在有些後繼有力。還是擺佈瞧出他的企圖,勸說道:“龐羲任巴西太守時,曾因驕功自重、私募賨報酬部曲而為先主猜忌,意欲叛先主,隻是厥後為程畿所阻罷了。劉備入蜀時龐羲投降劉備,恰是幫手劉備篡權的功臣之一!現在主公乃是劉備親信大患,主公一旦投降於他,難保不會被猜忌誅殺啊!”
曹植啊,曹植。
他乃至溫聲道:“先生這是在做甚麼呢?為何站在此地。”
西南各地將領或領兵而起,或領軍投奔孫權與曹操。待諸葛亮終究收攏西川權勢、安定各部動亂、三次打退劉循,終究安定大半的益州。
現在的曹植是魏郡左都尉,官職比司馬懿高,兩人陣營更是相對。於他們而言,哪怕曹植嘲笑一聲目不斜視超出他,也不過如此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