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楊彪之案,孔融威脅曹操“明日便當褰衣而去,不複朝矣”;後因戰亂不堪,曹操表製酒禁,孔融則頻書爭之,多有輕瀆之辭;而官渡之前,孔融更在朝堂高低大肆勸戒曹操投降之意;更甚者曹丕納甄姬時,孔融將之比作“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作者有話要說:第一更~208年是最難寫的一年Orz。
然取荊州正如當年取翼州,曹操實在另有些顧慮。
開初他迎帝王於許昌,帝王以大將軍之位封賞引得袁紹不滿,是以他退居司空。直至厥後袁紹身故,他纔是真正的大權在握。
究竟倒是曹植心性早在他不知為何之間成熟了,對於任何題目的觀點也已構成獨占的觀點,乃誠意性也已充足果斷,底子無需他多加乾與。
如何描述這個笑容呢?
曹植前來的第一日,正值仲春下旬春光最為明麗之際,當時曹植以郭嘉身材不好當四下逛逛看看好風景為啟事,與他一同出遊半日。後又經常命人往郭嘉小院送些東西,
隻是曹植若要跟從他學習戰略,倒是無所謂的。
曹植凝睇又規複間隔的唇瓣,眼中說不出的遺憾。
不管曹植是高興抑或黯然,建安十三年都將是腥風血雨的一年。
他疇前感覺曹植的心性過分暖和,也過分庸碌,千方百計想要竄改他的脾氣,讓他朝世子之位伸手。
是以他扣問曹植說:“此事,你作何觀?”
究竟上他們這類謀士倘若當能幫助主公奪得天下,終究大多都會受主公猜忌思疑。運氣好一些的能安享暮年,此中最不能碰的,便是奪嫡之爭。是以哪怕曹植待他恩重如山,他也不肯互助。
而這般人物,不管放在阿誰朝代,都是世人冇法不尊敬、冇法不瞻仰的存在。
曹植還在上課,這一堂課也將是楊修給他上的最後一堂課。
早在這一年的春正月,曹操回鄴鑄玄武池練習水軍。而後他罷三公,重置丞相、禦史大夫之職。厥後他回許昌隻帶少數兵馬,卻命於禁、張遼、樂進等人駐軍許昌以南。厥後三月,上奏帝王請封關中馬騰為衛尉,以其子馬超為偏將軍掌管馬騰軍隊,反令馬騰及其家人前去鄴城……
他要說的,是前不久孔融煽動文士大做文章,引得曹操愈發不滿。
這既然是最後一堂課了,楊修也不再教誨他學習詩經、兵法之類,反是丟動手中竹簡淡道:“傳聞你比來同郭智囊走得很近?”
“如果門生欲追根究底呢?”
郭嘉聞言,隻是緩緩眯了眼。半晌,他俄然笑了起來:“不,你不想學這些……嗬,實在你更想體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