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大掌一揮,便要命令攻城。
機遇可貴,如無不測,他與臧霸經此一回就能出將入相,封侯拜爵了。
兩千弱卒見那英姿英發的白袍將軍,一聲令下,全軍皆震。不知為何,心中竟驀地升起一股豪氣,紛繁精力一振,昂揚齊呼,呼嗬聲中,士氣大漲。
這一日得了戰報,夏侯惇已殺到武原,高順三人擔憂郯城得勝,便傳檄鼓勵士氣,決意不管如何,要在本日取下小沛。
高順還未複書,侯成已先行拔寨來到齧桑北近,與高順會了兵。未幾時,張遼也率軍趕到,全軍齊紮西郊,於帳中商討對策,打算下一輪的打擊。
翌日一早,祁寒和臧霸便假惺惺要道彆,那四個那裡肯依,都黑著眼圈,苦苦挽留。
這頭的西門,纔是他們的主力!
他們這一起,還隻是北上攻打兗州的,另又有魏續宋憲等人帶領數萬雄師,直接殺到許昌。屆時天子易手,改換朝綱,便是呂布說了算。
但高順三人自忖上風,便將局麵拖了下來。次日又暗自商定了時候,仍分三處攻城,高順珍惜陷陣營戰力,又因趙雲插手,局麵又是膠持不下。
趙雲說對了,張遼、侯成績是為了拖住他們大部分的兵力,掩人耳目的存在。
臧霸說:“軍情似火。錯過這等良機,兗州拿不下來,遲誤了主公大事,是要問罪的。”
卻見城下兩千餘人排開雁行陣,有條不紊,壓在主將身後,氣勢竟然不輸陷陣營幾分。
把個溫侯吹得是天上地下絕無獨一。又說呂布麾下多員大將,個個勇武以一當千,又說陳宮、陳登等人智計無雙,才堪子房,德比呂尚。早就具有了開邦拓土的上風,遠超昔日的泗水亭長劉邦。至於跟從呂布,那便是首屈一指,前程無量。似他與臧霸這般癡頑的,將來也能在朝堂被騙大官,吃大肉,封大蔭。
身後陣型俄然生亂,響起一陣混亂纖細的蹄聲和驚呼。
嘴上卻仍假裝不懂:“咦,仲台(孫觀的字),此言何意?你們不是不肯隨我投奔溫侯嗎?”
照他所說,呂布此次用兵,可謂是“兵威浩大、千載難逢”,若錯過了此次湊趣奉迎的機遇,等呂布奪了江山,再要投奔,那便晚了。畢竟,這泰山賊三字,如何也比不過侯爺、將軍好聽。眼下看來,歸附如此“強大”的呂布,實在是一條登堂入將的捷徑。
臧霸心頭一樂,不由朝祁寒看去,卻見他笑吟吟的不說話,不由更加佩服此人料事如神。
誰知那四人卻隻是對付,並不肯聽。昌豨為人集約,更是直接就回絕了臧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