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江南的康熙也知胤禛的心機,以是便仁慈的大手一揮,複書告之胤禛,他這個做父親的,同意將那群不孝子放出來。因而,在郭宜佳出產一個月後,也就是康熙三十八年、雍正元年七月,胤禛下詔將一乾圈禁去爵的阿哥們全放了出來,並在大肆分封後宮之前,恩封眾兄弟……
胤禛含笑答覆:“朕的確不會攔著,也不敢攔著宜額孃的。”
這一世在不著調的太子哥哥和同母兄弟們的幫忙下, 胤禛能夠說順風順水當了繼太子當了天子,按理說應當冇有煩惱纔對。可實際倒是胤禛當上天子,改了年號,目送康熙和郭宜佳這對伉儷輕鬆舒暢的分開都城前去江南定居後, 那煩勞就一股腦地湧了出來。
分封眾位兄弟後,又將兄弟們塞進六部衙門,胤禛命令允膝下有子嗣的太妃太嬪們,隨子嗣出宮建府居住。太妃太嬪們戴德戴德,各自清算各自積累幾十年的私房和陪嫁,跟著各自兒子出宮居住,享用兒孫繞膝的誇姣暮年餬口。至於榮升為皇貴太妃的宜妃則麵對一個挑選題,是留在宮裡當他的皇貴太妃呢,還是跟著恒親王胤祺一起出宮居住。
已革爵大阿哥胤禔複直郡王爵位,進直親王;理親王胤礽授封鐵帽子親王,世襲罔顧;已革爵三阿哥胤祉複誠郡王爵位,進誠親王;五貝勒胤祺授親王位,封號為恒,是為恒親王;已過繼本該降爵襲榮親王位的胤祚許其三代不將降爵襲親王位;七貝勒胤祐授親王位,封號為淳,是為淳親王;八貝子胤衤禹授親王位,封號為廉,是為廉親王;九貝子胤禟進親王位,封號為賢,是為賢親王;十貝子胤衤我~授郡王位,封號為敦,是為敦郡王;十一阿哥胤禌授郡王位,封號為諾,是為諾郡王;十二阿哥胤祹授郡王位,封號為履,是為履親王;十三阿哥胤祥授郡王位,封號為怡,是為怡親王;十四阿哥胤禨授郡王位,封號為恂,是為恂親王;現年不到一歲,尚在繈褓當中的十五阿哥胤禑授親王位,封號為愉,是為愉親王。
胤禛點頭,明顯也認同烏喇那拉氏的話。不過就如他先前所說的那樣,還要等暗裡問過安太妃纔好行事。
胤禛如有所思的點頭:“宜額娘說得是,朕會好好考慮這點,不說完整,也要很大程度根絕陪嫁嬤嬤轄製、奴役公主之事再次產生。”
宜妃點頭:“可不是如許。對了,那些個太妃太嬪太朱紫之類的,天子籌算如何安排。是跟著太皇太後一起住到慈寧宮,還是住到慈慶宮去。實在依著我的心機,和碩公主、固倫公主不是劃一於多羅郡王、和碩親王嗎,既然郡王、親王有資格奉侍心生額娘、養母,那出嫁的公主不是也一樣。想來有長輩在身邊,遠嫁的公主們也至於呈現被主子轄製住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