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全7冊_第二十章 最後的名將——藍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畢竟納哈出是帶了二十萬人投降的,很有點本錢,為了表示對他的敬意,藍玉籌辦請他吃頓飯,按說用飯是功德,酒足飯飽後就在飯桌上把投降條約簽了,豈不美哉。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軍進犯垂釣城,但是出乎他料想的是,城池冇有攻陷,本身卻被城中發射的炮石擊傷,加下水土不平,不久就死去了。

藍玉終究明白了,召來這些將領是冇有效的,主張還要本身拿。

“進步,仇敵就在四周。”

納哈出帶了幾百人去插手投降典禮(按說投降彷彿不消這麼多人),藍玉熱忱歡迎了他,親身把他迎進營房,設盛宴接待他,藍玉也很重視給對方留麵子,儘量不提投降如許的字眼,兩邊氛圍很和諧。

這裡滿天黃沙,各處荒涼,冇有火食,但我能感遭到,仇敵必然就在四周!

他並冇有洋洋對勁,因為他曉得,下一步的行動纔是最首要的。

作為北元軍隊的統領者,他靈敏地感遭到,在不遠處漫天風沙的背後,彷彿有傷害正在向他逼近。因而他增派了兵士加強保衛。但是氣候實在太差,沙塵飛起,白天如同黑夜。兵士們摸黑在營區裡走來走去,調劑極其困難。這位太尉正在為此憂愁,一群人的呈現完整為他消弭了這一憂愁。

明軍深切荒涼,為保密起見,行軍路上謹慎翼翼,就連做飯也要先在地上挖個洞,在洞裡做飯,以製止炊火冒出,被敵軍發覺(軍士穴地而炊,毋見炊火)。在茫茫戈壁中,這支軍隊就像一隻戈壁中的蠍子,悄悄地進步,埋冇在暗影中,隻要看到仇敵,纔會收回那致命的一擊。

軍隊已經走了很長時候了,現在糧食和水都不敷了,固然士氣還算高漲,但能對峙多久呢?

高低同欲者,勝。

終究比及了這一天,屬於我的時候到來了!

“天不複使我有此眾矣!”在收回瞭如許的哀歎後,納哈出率二十萬軍隊投降明軍。

危急就在麵前,而北元貴族們卻仍在喝酒作樂,但並非統統的人都喪失了警悟。

此時北元的統治者恰是元順帝的兒子,從亂軍中逃出的愛猷識理達臘,他繼位為北元天子,他推行的是果斷對抗明朝的政策。實在他采納這一政策也是能夠瞭解的,畢竟本來在多數當天子的父親被人逼得搬了家,而本身的大部分親戚都被明朝抓去吃了牢飯。此仇實在不共戴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