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全7冊_第二十三章 終點,起點:最後的朋友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他真的老了,青年期間的意氣風發、縱馬馳騁隻能在腦海中回味了。但他的認識還很清楚,必須在本身死之前把統統的事情都處理掉,如許大明帝國才氣不竭地持續下去,永久強大繁華。海內的題目已經處理了,但出色的軍事直覺奉告他,北元仍然是國度最強大的仇敵,必然要把這個鄰居連根肅除!

朱棣就是在如許的環境中慢慢丟掉了他的童真和胡想,接管並把握了這類法則。

他奉告我們,固執的信心和恐懼的心靈纔是最強大的兵器。

實在也不消觀童說太多了,營外明軍磨刀的聲音都聽得見,再不投降,磨刀石就要換成本身的腦袋了,這個城下之盟不簽不可。

他確切是無處可逃,也冇法可守了。

當然他也明白,這些人的行動並冇有甚麼不對的處所,光榮老是站在勝利者那邊,這是永久穩定的真諦。

當時的朱棣也是如此,他千辛萬苦才找到了仇敵,而此時的仇敵也不堪一擊,隻要下個簡樸的號令,仇敵就會被擊潰,但是他卻冇有如許做。這就比如海盜們找到了藏有寶藏的海島,翻開了箱子,瞥見了無數的金銀珠寶,頭領卻俄然發話:大師回家吧,把財寶留在這裡,來歲再來取!

且留著孫權守大門

當然,客觀地講,此時的朱棣並冇有謀反的野心,說到底不過是心機不平衡,最多也隻是發發牢騷罷了。作為一個不起眼的皇子,他目前最首要的任務是在朱元璋麵前表示本身,以便在將來分遺產時多撈點好處。

名將傅友德、馮勝、藍玉都曾帶兵自北昭雪擊蒙古,朱棣雖是皇子,但他明白,在這些老將麵前本身還太嫩,因而他謙虛向這些名將們學習,涓滴冇有皇室的架子。彆的,他還隨雄師上陣,親目睹到過刀劈斧砍、你來我往的拚殺和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慘烈。

此時的朱棣年紀雖輕,卻已飽嘗人間冷暖,看破人間悲慘,身為皇子,更能感遭到那些大臣內官們趨炎附勢、落井下石的卑鄙行動。

他冇有理睬磨刀霍霍的部下的催促,冇有命令去砍殺那些目瞪口呆的元軍。他臨時擱置了本身將要獲得的光榮。

除了我,另有誰!

當年的風華少年,現在已經韶華老去,當年的火伴老友,現在皆已不見蹤跡。

為了達到目標能夠壓抑本身的豪情,為了達到目標能夠勉強本身去做不肯意做的事,為了達到目標能夠不擇手腕!這就是朱棣的人生觀和天下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