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當中不分六合,天然隻要大道三千,三千神魔,而無天道。
這個洪荒中心頂天登時的巨人,含一點忽遇不測之喜的笑,在天降的功德金光和仙樂祥雲當中,身化億萬光點,又重新聚作萬物,散落洪荒各處。
……
它一振翅,化作人形立於雲端,身側的祖龍還是龍形,從雲霧中探出頭,道:“也不知父神這部分元神是要做甚麼。”
盤古之身隕,本就是定命。
……
往溯開元天寶之間,萬花穀是江湖上第一風雅之地。
恰是盤古開天的一會元以後,天極高,地極厚,盤古頂天登時,身極長,化萬物。
自他規複認識起,到現在過了多長時候呢,算不清楚了。最開端記起來的是一點恍惚支離的片段,神異漂渺,出於他所知常理以外。
當然,要他真的認識到現在身之所處,還需一段光陰。
有玉磬之聲自三星望月傳來,三聲長,一聲短,再兩聲長,迴盪於穀中。此為喪音,有穀中二代弘道弟子歿。
說著話的兩名女童穿行在富強的草木之間,有些植株的花簇甚而垂垂掛在頭頂,高一人不足,女童身形未長,身上的玄墨色服飾幾近冇於此中。時不時頓下腳步,俯身擇出藥草,兩人皆揹著岐黃簍,想是修習神農之術的杏林弟子。
天道是神魔隕落、開天以後由大道轉衍而來,最後又為盤古之死所阻斷,生於泰初天道未成之時的龍、鳳、麒麟祖類,神魂當中從未刻下過對天道的尊崇。
但是攬星潭心的擬星台之上,窺算天機的黃道儀寂靜轉動,日影寸長複寸短,時逐飛光而去。
那是匿於秦嶺崇山當中的一處深穀。
靈光微渺如螢燭之光,若非盤古的目力,絕丟臉清。它在雲間浮動無定,幾近要奄奄燃燒,盤古看過那點靈光,闔上了眼。
“……不過師兄這些書裡記的事兒倒也怪成心機的,下次借來看。”
兩人沿小徑往落星湖行去,已籌辦歸去了,餘有一兩句對話滾落葉尖。
穀中還是暖和如春,循雲錦之台旁纏繞的流雲而下,便可俯瞰落星湖與其週四時不謝的繁密花海。舊傳“萬花晴晝海,南疆五毒潭。”所述便是此地。
“……都是神異之說……”
穀外積雪在青石壁上融作泉流,潺潺而過,恍忽間他溯流而下,至攬星潭,遙遙看到寂靜而立的天機閣。有光與影轉過,貳心念微動,竟如脅生雙翼,縱身循其而上,停在黃道儀邊。
“……明天問過師兄,他奉告我:天去地者,九萬裡不足,可比長安遠很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