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品的巡鹽禦史之位的確是好,這但是個有錢又有權的肥缺,非賢人的親信不能做。隻要坐穩了幾年,今後不愁冇有更好的出息。
因著賢人邇來身子抱恙,長成的皇子又不但一名,故此早已經分了幾派、暗中較量。內裡便有代賢人親去維揚插手林家季子百日宴的七皇子。
賈敏和代鈺帶著年幼的林家小弟於鬨市中穿越采購,也是非常的興高采烈。
如此,都中高低都因了這事兒而鬨得沸沸揚揚,恰好林如海一家子非常低調,冇有半點兒要鬨騰的意義。賢人的旨意一下,林家就立馬敏捷地從維揚的禦史府邸搬到了江都的知府衙門,連例行的藉著“束裝”的由頭遲延的模樣都冇做。
當然,如何措置多出來的那些人,也是一門學問。
林家固然現在看著不顯,但是到底是百年大族,兼之林如海一向受賢人正視,被清流一派推許,如果能拉攏了林家,那於皇位的爭奪上明顯便增加了一大砝碼。
因著到了江都以後,並冇有專門的府邸給林家人入住,林家舉家便隻能暫住在知府衙門。
知府乃是一府的父母官,揚州府管著三州八縣,占地頗廣。固然府衙在江都縣,但其他的幾個州縣,林如海倒是極少有機遇去的。作為一府之主,連本地的地盤都冇踩熟,還談甚麼“為民父母”。
林家人丁本就簡樸,這一回連本來妝模樣用的那些場麵都不消了,隻需求留下家中實際需求的人手便已經充足,故此,真正需求的人也就很少了。
當然,對於代鈺來講,心中更是鬆快了很多。因為隻要她同賈敏曉得,減少的那些人裡,除了少數幾個年紀大些的,當真是送歸去養老以外,剩下的絕大部分都是各個派係派來的“釘子”。
更何況,借了這個由頭,代鈺已經先辦成了幾件事。
又因著事關皇家,林家的很多以“明哲保身”為己任的親朋老友們也並不好表示得過分憐憫,乃至一貫跟林如海交好的幾大師族也並冇有過量慰勞。此中還包含榮國府的嫡次子賈政,也便是林如海遠親的妻舅。
不曉得是不是真的因為林如海被貶官這事兒讓很多人放鬆了警戒,代鈺把這幾件事情辦了以後,短時候內還就真的冇有甚麼事情做了。
有功德的人便暗自猜想起來,林如海這一次的被貶到底是何原因。
隻是有一樣不好,那就是到了快週歲的時候,他開口說的第一句話,竟然就是“姐姐,藥苦。”
隻不過,相較於其他兄弟的蠢蠢欲動,這一名倒仍舊是老誠懇實地辦差,讓人半點兒都看不出甚麼來。但是他越是如此,越是讓他的其他幾個兄弟摸不透深淺,反而有些“投鼠忌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