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林如海不懂,諸位看官倒是曉得的,文四姐就是個無恥的百合控,當年看甄嬛傳的時候,就感覺刨除天子在外,美人們相親相愛那多好,還寫了一本《甄嬛同人——假定》,也算好評無數。
林如海麵前放著一摞藥方,他垂眸感喟:“哎,不幸的黛玉,她這幾年吃的藥,到比我這輩子吃的藥還多。”
林如海見了故劍,有些遐思,沉吟半晌便命丫環送去黛玉房中。
林如海笑答:“夫人且寬解,我那寶劍未曾見血,冇甚麼凶煞之氣。固然是子不言怪力亂神,但用一柄老劍,壓一壓黛玉的命數,擋一擋衝煞之氣,也許對她有好處。”
俄然有一日,都城送來海捕公文。
他雖不是知府,巡鹽禦史也不主管民情罹難造難,可自古製海鹽隻要兩個彆例,要麼煮鹽,要麼曬鹽。甚麼體例也經不起連日的暴雨!
當下就動了動機,如果能降服了這位文四姐,請來家裡做供奉,教誨黛玉內功,那就再好不過了。一來是她有真才實學,二來嘛,練內功又能夠強身健體,又不會弄的粗手大腳的像個鄉間丫頭。
但黛玉的身子骨……學些攝生的拳法也是好的。
鹽鐵兩項專政,但是千古穩定的事理。
那女人被放歸去以後,倒也未曾壞了名節,隻是成了個笑柄,本來兩個見麵就要你死我活的女人卻成了手帕交,乾係再密切不過了。
若如此,倒還罷了,卻總有行動叫人難以開口。
更與幾個相好的鹽商暗裡通了動靜,吵嘴兩道都承應下來,隻要捉到文四姐的行跡,就奉告林大人。
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台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禦史,娶妻賈敏〈即賈母之女〉,生有一子,三歲時早夭;育有一女名叫黛玉(即林黛玉),伉儷愛之如掌上明珠。
三歲的黛玉隻是個小小的人兒,更兼神采慘白,身子肥胖,正拿著帕子大哭:“爹爹,你瘦了好多!還黑了!”
丫環回稟夫人後,到唬了賈敏一跳,晚間用飯時就問起:“老爺,因何把那寶劍送到黛玉房中?她是個女人家,身子孱羸,凶器放在房中,萬一毀傷了精氣可如何好?”
林如海看罷,心機一動。
林府四下撒出人去,逢廟燒香,見觀就拜,修橋補路,施粥捨飯。
當下就撒出人去,暗中尋覓排查,又按照文四姐的愛好和風俗,在幾個處所設下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