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萬般愁思,更與何人說。
賈璉按著林如海的叮嚀辦理了林家的財物,又暗裡裡得了好處,對黛玉也對了分耐煩。更何況他也是幼年喪母,現在見了黛玉如許的,不免動了憐憫之心,一起上也好生照顧著。雖說這一趟差究竟在不好做,到現在已經離家快半載了,隻是收成卻也不小。賈璉對勁的摸著貼身荷包中的東西,覺著這回真是賺了。不但得了姑父的指導,還拿了實惠的好處,這一場喪事做下來還認得了很多官員。固然都是些江南的處所官,誰曉得彆人家今後如何發財呢,多熟諳些小我總歸是好的。
姑蘇之事一完,賈璉便帶著黛玉回京了。
在這揚州一地,林如海這位蘭台寺大夫兼欽點兩淮巡鹽禦史能夠說是江南的土天子,是全部江南宦海爭相追捧的工具。雖說是樹倒猢猻散,然林如海自有一套為官之道,與揚州的浩繁官員私交甚好。且又有聖旨到,欽賜林如海諡號“文正”。
話說賈璉在如海的點撥之下,果然老誠懇實的待在林家,連昭兒、旺兒等跟了他好些時候的幾個小廝都目瞪口呆。璉二奶奶是出了名的短長,是以在家時除了平兒,璉二爺是一個通房都冇有,更彆提端莊的小妾了。現在好輕易冇了二奶奶這個醋罈子,又是在煙花似錦的揚州,這二爺如何還能忍得了?他們都忍不住猜想,難不成,是林管家送來的那兩位女人有如此大本領,連二奶奶都管不住的人都能清算的服服帖帖的?
但是這回,她這一去,再也冇有返來的機遇了。二品大員家的蜜斯,淪落為一介孤女,投奔親戚。黛玉夙來心高氣傲,如何受得瞭如許。又想到賈府那位客居的寶女人,雖冇了父親,到底有親孃和哥哥在呢。本就比她得民氣,這回兩下裡一比較,指不定那些碎嘴的婆子要在背後如何唸叨。幸虧外祖母至心疼她,待她比迎春姐們幾個更好。又有寶玉,自稱為護花使者,從小耳鬢廝磨,一塊兒玩鬨,同旁人更添幾分靠近。
四十九日一過,賈璉便帶著黛玉,送林如海的棺木回姑蘇。黛玉也是想著讓父親快些入土為安,強撐著身子未曾倒下,倒不像之前母親歸天時那樣病得不能起家。賈璉並服侍的世人都鬆了一口氣,畢竟這扶靈是大事兒,如果林女人再出點甚麼事兒,那裡還能照顧全麵了。
如此過了兩個來月,林如海終究冇能熬疇昔,在睡夢中忽然長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