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正鬨做一團不成開交時,俄然聞聲個聲音笑道:“天下怪事很多,現在我纔算是開了眼。那裡有人爭著出來頂罪的?”
張嬤嬤嚇了一跳,忙抬高道:“女人怎地這般胡塗。這死人吃官司的事情,豈是好頑的?便是鶯兒,我也不捨得她吃官司,更何況女人?女人如果吃了官司,我們這群人後半輩子卻又去靠哪個?”
寶釵也笑著提示道:“你們莫非忘了,當年有戶姓柳的人家,他家女孩極有設法,厥後跟一個尼姑走了的……”
當日寶釵常在綢緞莊看賬,柳依依年幼孩童,一派天真浪漫,在門口玩耍。因她生的粉雕玉琢,冰雪敬愛,常有人將些點心果子來逗她。柳依依年紀雖小,很有誌氣,外人送的一概不吃,不曉得為何,竟也覺出寶釵待她和睦,故而隻願吃她家的果子點心。厥後柳依依孃親胡氏生了兒子,對柳依依更加疏於管束,世人常見她小小年紀,穿戴不稱身的舊衣在路上盤桓,不免有些憐憫之心,隻是不成想柳依依脾氣倔強剛烈,不肯逆來順受、勉強責備,因不受父母待見且經常捱打捱餓,竟跟一個來源詭異的中年尼姑走了。當時寶釵世人還歎惋一番,料得那尼姑不是人估客,便是江湖中為非作歹之徒,料得小女人此去必會受很多痛苦。想不到幾年疇昔,女孩子竟出落得如花朵似的,麵色晶潤,身量高挑苗條,雖麵龐猶顯稚嫩,卻已模糊顯出傾城之姿。但論麵貌而言,隻怕再過幾年,不弱於寶釵黛玉,便是和宮中的娘娘比擬,也一定見得減色。
誰曉得這一跟蹤,竟被柳依依窺見了好了不得的事情。她竟然發明這幾日寶釵和馮淵雖是新婚卻分房而居,馮淵更是趁著酒意嚷嚷出很多駭人聽聞的事情。柳依依藝高人膽小,悄無聲氣躲在房梁上偷聽,心中非常震驚,正不曉得是走是留時,俄然見馮淵趁著酒醉狂性大發,寶釵和鶯兒兩個弱質女子阻他不住。
寶釵淺笑道:“嬤嬤隻往幾年前去想。”
張嬤嬤她們唬了一跳,趕緊循著聲音看時,卻見那房梁上輕飄飄下來一小我,身子嬌小,一身暗色勁裝。張嬤嬤覺得屋裡來了賊人,第一反應就要張口叫人,被寶釵眼疾手快,一把掩住。寶釵輕聲道:“嬤嬤且慢。這小我倒是我們認得的。”她說我們,將張嬤嬤、鶯兒等人一併包含在內。張嬤嬤聽了好生迷惑,大著膽量將那人打量兩眼,見那人竟是個年幼的小女人,邊幅生得頗好,不覺迷惑,暗道:這般斑斕的小女人倒是罕見,如果見過,必然不至不記得的。道:“細心想了一回,倒是未曾記起。想是我老眼昏花,疇前的事情儘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