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的是,現在嶽陽府還就有這麼一小我,嶽陽府刑獄司李閔!一個眼中隻要吵嘴對錯,絕頂聰明、世事洞明卻又不肯意同流合汙的人。
砍下來的一半,呂政則分派給了兩個受災最重的縣。
當然排衙不是每天都有,勤奮些的三五天一次,懶惰一些的十天半個月一次也是有的。呂政方纔上任,天然是要排衙議事的。
呂政說道:“趙大人隻是按照報上來的數據做出判定,不免會有所疏漏,本官剛從天麓縣過來,天然更清楚天麓縣的景象。以是趙大人不必自責。
因為譚維建功就即是譚維背後的宰相牛德建功,已經當了十一年宰相,壓的“忠良”們抬不開端,如果讓他再建功,在宰相的位置上多坐幾年,朝堂上另有他們“忠良”的位置嗎?
冇有人會信賴的!
點竄後的文書到趙赫手中,趙赫看了一眼說道:“還是知府大人考慮全麵,卑職有些孟浪了。”
呂趙氏、呂翠雲母女直接將方纔做好的飯菜端到了客堂,看著一臉怠倦的呂政,呂翠雲一臉心疼的說道:“十一郎,你明天賦剛到任,何必這麼辛苦呢?歇息一下明天再開端措置政務不成以麼?”
不過有宰相牛德的庇護,譚維固然一時候被彈劾的非常狼狽,卻還是保住了湖、南總督的位置。
“轉運司趙赫這麼做是為了賣我好,如果我直接回絕了倒是有些獲咎人。並且我現在的本職還是是天麓縣令,如果直接把分派給天麓縣的米糧給砍掉,不但會讓天麓縣吏民抱怨不近情麵,還會讓彆人感覺我沽名釣譽。”
而現在起首要處理的,就是把總督譚維從決堤放水的窘境中挽救出來。
重生返來已經一個月時候,之前在天麓縣的時候,各種事多且急,底子等不及排衙來商討、安排,都是誰有事就直接來找呂政,呂政想到甚麼事也是直接找賣力的人,以是向來未曾安排排衙。
宿世查出決堤“本相”的就是他,當然實際上他是被“忠良”們給操縱了,李閔隻是查出了嶽陽縣、虎山縣兩縣是被府尹李嘉命令掘開,而南通、臨溪等六縣另有蹊蹺,想要持續查的時候,他已經落空了查案的權力。
但是當來歲譚維即將安定海賊之亂,結束大周自建國以來就冇有能處理的惡疾立下大功的時候,“忠良”們急了。
提學司閻安起家將他連夜做好的府試策劃遞交上來,呂政看後直接說道:“閻大人所做之策劃周到、詳確,府試之事就遵循閻大人所想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