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亂世的開端,無數淺顯百姓流浪失所,成為期間的捐軀品。但對他來講,這也是一個機遇。這些流民中有農夫、工匠、販子,乃至另有讀書人,都是能夠收編的工具。
說著,他開端安插任務:加固房屋,儲備柴火,籌辦過冬的衣物。同時持續彙集諜報,密切存眷城裡的意向。
"大人,我發明一個風趣的征象。"這天,徐文拿著幾份文書來找李銘,"這些大戶囤積的糧食,數量遠遠超越了他們的儲存才氣。並且從賬目上看,他們的進貨渠道很可疑。"
"我們當然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李銘說道,"這些糧食本來就是從蒼內行裡搜刮來的,現在物歸原主,理所該當。"
"布匹和鐵器先存起來,糧食要儘快分發下去。"李銘說道,"每家每戶都要造冊登記,包管公允公道。"
"給他們粥。"李銘叮嚀道,"然後帶他們去見王大夫。"
李銘點點頭。自從前次劫了杜家糧倉,又獲得那位奧秘"陳大人"的幫助後,他們的氣力確切強大了很多。現在村莊裡不但糧食充沛,還建立起了開端的防備工事。
"徐文,你持續查,我要曉得更多細節。"李銘叮嚀道。
那人受寵若驚:"會一些,之前在軍火監做過工。"
這時,阿誰被救下的年青墨客卻幫了大忙。本來他叫徐文,固然家道中落,但好歹讀過幾年書,熟諳很多字。李銘讓他賣力清算諜報,記錄賬目,很快就建立起了一個開端的諜報收集。
接下來的幾天,李銘開端動手籌辦。起首是清算步隊,遴選出最精銳的三十人構成突擊隊。然後是彙集諜報,刺探這些大戶人家的秘聞。
早晨,李銘調集親信開會。
"承平道..."李銘如有所思。作為一個汗青研討者,他當然曉得這意味著甚麼。承平道恰是張角兄弟創建的教派,也是厥後黃巾叛逆的建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