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北洋軍閥_第一百零四章 經瀋陽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王茂如在山海關戴茂坤處休整兩日以後,卻冇有見到日本人,也讓吹牛吹大了的戴茂坤非常不美意義,便送給了他三十匹駑馬當作拉貨輜重賠罪報歉。當然,這兩日卻也並非毫無收成,王茂如得知本身的軍隊由邊軍第十一守備旅改編為北洋陸軍第十七混成旅,終究正式步入陸軍軍隊行列,也讓全旅士氣大振。軍隊唱著軍歌坐著火車,一起顛簸地幾日以後終究來到了關東最大的都會奉天省省會瀋陽城,他們打算將在此歇息三日,以後看可否乘坐日本火車,不然全軍步行北上到達吉林省吉林城。因為要步行,以是必須還在瀋陽采辦馬匹,也是以需求逗留的更久一些。

許蘭洲捏著鬍子想了想,一旁的龍江縣巡防營營長,許蘭洲親信之一的張繁華號令道:“大帥,不如我們半路把他們給滅了得了,裝成蒙匪,歸正他們也是去對於蒙匪的。”步兵二旅旅長任國棟反對道:“不好說,這事兒萬一讓人發覺,我們可成了賣民賊了,到時候吉林的孟恩遠和奉天的張作霖就有藉口從我們這占便宜了。”

“是大帥。”獨立馬隊旅旅長英順說道,這英順是許蘭洲帶兵如黑龍江以後,收編的原邊軍,獨立馬隊旅人數才一千人,說是一個旅,實在才兩個營的兵力,在陸軍部上報四千人,陸軍部隻給了兩千一百人的軍餉,英順本身又吃了一千一百人的軍餉,成果隻要不到一千人。許蘭洲暗裡裡卻不放心他,這英順不是本身嫡派,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縱英順吃空餉的行動。

曹瑛收了大洋,說你們這麼辦不可,下不為例,下不為例,因而這場風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不過這倒是讓記者們同仇敵愾起來,每日嚷嚷著找浦納,要他們把被抓的記者放出來,過幾日果然放出來了,不過這記者卻嘴裡風言風語,舉止非常,同業們一查抄才得知,此人受刺激瘋了,讓記者們大為憤怒,又打官司。這曹瑛也對記者非常煩惱討厭,但是又不得不重視本身和他三哥(曹錕)的名聲,隻好讓浦納分開天津。

浦納很愁悶,纔到天津便被趕走,也不是這麼回事兒,帶著本身那幫兄弟又跑去濟南,這時候的濟南還是比較繁華,隻是因為日本人入侵山東攻打青島,導致全部山東民情激憤,很多門生跑到街上抗議當局不作為。這股風潮很快伸展到天下,構成門生複課,教員歇工,工人歇工的風潮。

許蘭洲點頭道:“素塵說的對,派人馬反對,此事風險太大,我們不但不要勸止,還要派人驅逐,把他們驅逐來,讓他們跟巴布紮布的蒙匪乾一仗,不管誰贏了,對我們都無益可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