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才子_第十四章 開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想了想,算了,現在也來不及費阿誰心機,就照最好的那篇謄寫吧。

心中感覺好笑,吳節這才翻開卷子。

考卷是縣衙禮房製作的,一共十四頁,上麵印著格子,有點像後代的稿箋紙。每頁十四行,每行十八個字。

因而,他漸漸摸了墨,提起筆用工緻的館閣體將題目下好,然後破題“且天下之事未有以步趨人後為老成,以輕易圖安為得計者。”

微一躊躇,吳節猛地翻看卷子,狠狠地看了一眼,心中倒是一鬆,歡樂得幾近要笑出聲來。

彆的,隨卷還附了兩張空缺頁,用來給考生打草稿。

知縣含笑:“可答完了?”

剛把這一句寫好,吳節就悔怨了。心道:不過是一次縣試,品級低,難度小,也就是後代中考的程度,我抄這麼好的文章上去做甚麼,隨便弄一篇就能將麵前這一群孩子給比下去。華侈了華侈了。

比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句”,出成題目,大多是《學而》;“故君子居易以誒命,小人行險以幸運”一句,則出成《居易》。你若不將四書背熟,底子不曉得這道題目究竟說的是甚麼東西,考的就是學童死記硬背這類根基功,

四篇範文究竟該抄那一篇上去呢?

領了卷子,吳節並冇有急著去作,將卷子扣在桌上,就從考籃裡取出一個白瓷茶碗,從中間的爐子上提起熱水壺,慢悠悠地泡起茶來。

隻是,知縣大人究竟甚麼脾氣,有喜好甚麼樣的筆墨,吳節倒是一無所知。

這一場縣試也一樣如此,考題是《先之勞之》。

剛纔吳節看過了,耳房那邊又破又舊,冷得短長。還不如在這考場裡呆上一天,火爐子烤著,暖洋洋舒暢得很。

喝了半天茶,內裡的天氣逐步亮了起來,比及一身利落,情感變更起來以後,吳節正要翻開卷子做題,卻聽到一個孩童怯生生地站起來:“老父母,晚生……晚生要……交卷……”

本來,仲春間的拂曉氣候尚冷,加上很多考生都要在考場裡呆上一天。怕把那些垂髫孩童給凍壞了,知縣大人普通都會在大堂裡生兩個爐子為他們取暖,也便利他們以熱水就食。

此次測驗知縣出的是一道小題。

公然,知縣接過卷子隻看了一眼,就舒展起了眉頭,也不說話,隻無法地揮了揮手,表示那孩子離場,明顯是對那張卷子非常不對勁。

在翻開卷子的一頃刻,吳節心中俄然一凜,有一個古怪的動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