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這裡,韓行再也忍不住了,桌子一拍,痛罵道:“朗朗乾坤,現在是何世道啊!如果我韓行再不管此事,枉為人也!”
1942年的大災荒中,很多的農夫被迫賣掉了本身的地盤,有的貧下中農把地都賣光了,並且多數是在捱餓難過的時候賤價出售的。如田村百十戶人家,因渡荒賣地的有85戶,此中王振友等16戶把田宅賣光,寸土未留。
鄉村另有一個嚴峻的題目,就是高利貸題目。當時的麥子代價是每鬥400元,米是每鬥200元,有的利錢是三個月借一鬥還四鬥。當時乞貸最低的利錢是“五分”“加一”,也就是借一個月後,一元還兩元。也有每百元每天出利三元的。
飲馬莊許見德,原有7口人,30多畝地,節約持家日子過得還算能夠,家裡另有耕牛一頭。齊子修的兵見了牛就要牽走,牛是種田人的命,許見德的父親便與之冒死。齊兵一齊上,便將老頭打死了。
這時候的葛西賢,就隻剩下了10畝薄地,魯西的薄地,一畝地打不了多少糧食,一家人希冀10畝薄地吃不飽飯,母親和小孩子也餓死了。
災荒之年,也是很多地主、富農趁火打劫的“好時候”,如索莊一家地主從班莊一個村就買地二十頃之多。
田村貧農李同友不但把本身的地盤賣光,還將五戶外逃的近族鄰居二十多畝地也賣完吃光。當時地盤之賤也是難以設想的,最後的一畝地能換一鬥或二鬥糧食,厥後二斤饃饃乃至一斤麥子、麪條就能賣掉一畝地。
韓行抱著小英子找到了張大千,氣哼哼地說:“走啊,張書記,我們到王羨莊去一趟。”
路上死屍各處,家裡躺的也是死人,四條腿的植物吃光了,為了吃一條狗,街坊鄰居打得頭破血流。
無人區的首要地區集合在西到冠縣賈鎮一帶,南到桑阿鎮以南,東到堂邑縣城,北到堂邑辛集以北,將近四百多平方千米的處所。
兩個孩子吃冇了賣地的錢,逢到做飯的時候就抽泣,大爺隻好把他們帶到河南去要飯。到了河南也冇有活路,9歲的女孩送給了彆人當童養媳,小子也送了人。
辛集的一個雇工說:“活呢,除了操腚不乾,彆的的活都乾。飯呢,除了屙的不吃,其他都吃。”
齊子修還建有“火神爺拆房組”,搶女人拆屋子然後一把火把本來的處所燒個精光,拆了屋子乾甚麼呢,是去蓋據點。所到之處,人們是望風而逃,唯恐躲慢了,大禍砸到本身頭上,弄得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