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豪傑去抗日_第105回 飛兵碼頭鎮 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而漂雷因為有極強的埋冇性,你在上遊佈雷,水雷幾天後,漸漸跟著水流能夠漂到下流幾十千米外。換句話說,國軍佈雷艦無需像魚雷艇一樣和日軍正麵交火,如許也就製止以卵擊石,能夠有效儲存本身。

大野秀夫說道:“司令官中間,目前我們打擊田家鎮的最大停滯就是這些討厭的水雷和漂雷了,如果冇有這些停滯物,那我們便能夠一起打擊陷去,直到霸占田家鎮。”

當時民國水兵殘存的30多艘兵艦全數投入武漢會戰中,但在之前的作戰中,中國抗戰前獨一的11艘大型兵艦已經全數淹冇或者自沉,現有的都是一些中小型兵艦,乃至魚雷艇,氣力同日軍第3艦隊的確冇法比擬。

但實際第3艦隊中的第10戰隊的航母,重型巡洋艦隻能在長江口作戰,底子冇法進入長江本地。隻要第11戰隊的內河艦隊才氣夠有效的趕赴武漢一線的江麵作戰,實在所謂的揚子江艦隊首要指的就是第11戰隊。

長江中開端了一場大範圍的作戰,實在此次水兵作戰早就開端了。

大透一夫也隻好鸚鵡學舌地大呼道:“全艦重視,略微矯捷一下,避開中國軍隊的魚雷進犯,並集合炮火,打沉中國的魚雷艇。”

所謂漂雷,顧名思義,就是漂動的水雷,它能夠操縱江水向下流漂動。一旦碰觸到敵軍兵艦,就產生爆炸。

在安宅旗艦的帶領下,包含炮艦、“鳥羽”、“保津”、“勢多”、“比良”、“堅田”、“熱海”、“二見”,另有擯除艦“吳竹”、“若竹”、“早苗”、“芙蓉”、“刈萱”、“朝顏”、“東風”、“朝風”、“旗風”、“鬆風”號,彆的另有十幾艘服從單調的小艦艇。

其核心作戰力量仍然是第3艦隊第11戰隊的幾十艘內河戰艦,他們在最火線作戰。噸位較大的擯除艦不敢隨便進步,能夠作為火線的火力援助。

在128事情今後,日軍深感內河艦隊的首要性,再次新建了第四代2艘1100噸的大型內河炮艦,用來替代第一代的伏見號和隅田號。同時,日軍又製作了2艘300噸的較小兵艦,機能也比上一代大幅度進步。

這恰是民國水兵的史可法101號,102號魚雷艇,它們以19節的航速高速地向日本艦隊停止打擊,目標就是擾亂日兵艦隊的陣形,逼著日本艦隊去觸碰中國的水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