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徐有貞外,祝枝山的祖父祝顥也很馳名譽,一樣以書法聞名姑蘇,並且還做出佈政使右參政,能夠說祝家也算是官宦人家,再加上家中稠密的書法氛圍,使得祝枝山從小就遭到熏陶,五歲時就能寫一尺見方的大字,九歲就會作詩,成為聞名遠近的神童。
“門生為教員籌辦壽禮,天然不能草率,並且就算是花再多的錢,能夠買到一副米芾的真跡,也算是值了!”聽到教員的嘉獎,這個名叫良寬的門生一臉鎮靜的道。他家中是姑蘇城馳名的富商,隻要能讓教員歡暢,花再多的錢他都不在乎。
看到幾位長輩表示出對書稿的愛好,許慎中倒是笑著解釋道:“啟稟教員,前段時候門生去了鬆江看望父親,適值碰到西紀行的作者,此人姓周名重字文達,是個才調橫溢的年青俊彥,門生與文達一見仍舊,因而就向他謄寫了西紀行的書稿……”
姑蘇城北的一座高門大宅,上懸著一座匾額,上寫“祝府”兩個大字,如果懂書法的人看到這座匾額,必定會撫手大讚一聲“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