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臣大膽敢問陛下,不知周同知立的是甚麼樣的大功?”這時站在李東陽身邊的內閣大臣劉忠開口問道。他一樣思疑周重錦衣衛的身份。
聽到正德講了半天也冇有講出先容這兩種作物的啟事,李東陽終究忍不住開口問道:“陛下,不知這兩種農作物有何特異之處,竟然值得陛下如此正視?”
聽到正德天子提及他任命周重為四海提督的來由,李東陽他們也都立即溫馨下來,想看一看正德天子用甚麼來由來講服他們?隻見正德天子微中間的穀大用表示了一下,對方立即大聲道:“宣錦衣衛千戶吳山、百戶馬亮、吳石三人進殿!”
聽到楊廷和的話,正德也是神采一喜,不過還冇等他說話,卻見李東陽開口道:“陛下,就算周重身有官職,但以他現在的年紀,實在不宜擔負四海提督如許的重擔,並且獻上火炮和望遠鏡雖是大功,但犒賞一個批示同知已是不小的恩賜,如果再冒然汲引為四海提督,那就顯得陛下對周重過分偏疼,恐怕會激發彆的大臣的不滿!”
“李大人放心,我們兄弟的確是親目睹到玉米過秤的,以是我們敢有項上人頭包管,同知大人所說的產量絕對不會有假!”吳山一臉斬釘截鐵的包管道。RU
“哈哈哈~,李公不要焦急,玉米和番薯都是周重帶返來的,並且他在南邊已經試種了一年,現在就由他先容一下這兩種作物的特性和產量!”正德再次大笑著說著,在曉得了玉米和番薯的產量後,他已經將推行這兩種作物當作本身將來最大的政績了。
正德將玉米和番薯簡樸的先容了一遍後,然後一臉奧秘的開口道:“各位愛卿,朕之以是親身向大師先容這兩種農作物,主如果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我們大明將有一個天大的竄改,而這個竄改就是由這兩種農作物引發的!”
“同……同知?”聽到吳山三人對周重的稱呼,李東陽等人的腦筋一時有些轉不過彎來,在他們的印象中,周重不但是一個才調橫溢的大才子,並且還是個膽小包天的私運販子,但是他們不管如何也冇有想到的是,現在三個錦衣衛軍官竟然稱周重為同知,莫非說周重竟然另有第三重身份,那就是錦衣衛的批示同知嗎?
看到正德讓本身先容,隻風周重清了清嗓子,第二次開口道:“各位閣老,這兩種作物差彆頗大,我們先以玉米為例,它是一種比較搞旱的作物,畝產量很高,鄙人在南邊試種了一些,成果畝產達到了五百斤,並且這還是因為第一年冇有經曆,地步也不是很好,信賴比及堆集了經曆,並且換成上等地步的話,恐怕玉米的產量還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