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寧靜,讓你聽到生命的盛放_第2節因為專注,所以專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埋頭:

從冇見過中文打字機,電腦呈現後,才曉得,世上另有比打字機更奇妙的傢夥。早在1998年,花了近千元買了一台二手386電腦,冇有“視窗”, 得用DOS號令開啟體係,五筆字型打字。“王旁青頭戔五一……”背得昏入夜地,到頭來,字根表擺在電腦前,一分鐘也才敲出十來個字。最戀慕單位打字員小胡一分鐘一百多字,神了。

2003年,我那386趴窩歇工了,不得不將之淘汰,找同窗花了四千塊錢,新置一台具有WIN98體係的組裝電腦。當時,郵寄投稿根基上被電子郵箱發送代替了。2006年冬,在電腦上敲出第一篇小文《夏季曬太陽是件幸運的事》,冇過幾天在一家省報副刊頒發。自此,寫作便垂垂闊彆了紙筆。

字根難記,打字遲緩,電腦寫作不得不擱一邊,戰役常一樣,老誠懇實手寫在稿紙上,然後輸入電腦,再拷至軟盤,請人幫手列印。煩是囉嗦了點,但累起厚厚的投稿信,那種成績感和幸運感,用金聖歎先生的話來講,“不亦快哉”?

餬口就是收集,收整合了餬口,可我把寫作擺到哪去了呢?不曉得。老是沉潛網海好久,才驀地發覺,不寫東西已好久了,落寞空虛痛恨滄桑等諸樣感受如登山虎據牆普通占滿心頭。和當月朔樣,不由地重又滋長具有一台打字機的巴望。一台打字機,隻打字,不上彀,不玩遊戲,閒暇時坐下來,聽聽音樂,用心寫作。

因而,便有了一這台“上彀本”。

說來挺有諷刺意味,製造商專門為人們上彀用的“上彀本”,在我這裡,卻成了一台回絕上彀的“打字機”。打字機啊打字機,給我帶來古蹟。2006年開端的小說《延春堂》,拖拖遝拉五六年,成了筆墨堆砌的“爛尾樓”。是這台打字機,勉強將它拉成了形。小說停擺近十年,在打字機的催促下,又重啟引擎,上路了。

自打迷上寫作,便巴望具有一台打字機。

組裝電腦用了幾年,漸入老牛拉破車的氣喘狀況。幾年後,新添一台名為“家悅”的某品牌台式機。本想為寫作如虎添翼,卻冇推測給“虎”硬生生地造了個隱形且堅毅的樊籠!

前人雲:“心繫一處。”成與敗,常常不在於才氣多大,用力多少,而在於用心的專或者否。因為專注,以是專業。專業何所來?隻因心無雜草花開放,生命最斑斕。一顆專注的心,上天都會讓榮幸和幸運眷顧與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