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纔夫君和我說了,從下個月起,許每月十五父親、大哥和揚兒入宮。”熙瑤因而頓時將這個好動靜奉告了熙怡。
“她們兩個麼。這是過年以後第四次入宮了,公然是皇家正妃,能近乎隨便的出入皇宮。”熙瑤不無諷刺的說道。固然她這些日子一向與妙錦相安無事,但是不代表她會對她有任何美意。
“這可不太好。管中窺豹,可見官方的民風是逐步豪華起來。夫君一向崇尚儉仆,這股民風恐怕不太和夫君的意……”
她的話讓熙怡心馳神馳,不由得說道:“如果能夠和姐姐一起出宮去就好了。”
熙怡無法的打斷道:“姐姐,這是我們姐倆兒在說話。”
熙瑤也有同感。所謂長兄如父,薛熙冉比她們大了六歲,又因為父親長年外出兵戈他從小就像是父親一樣照顧她們,她們對薛熙冉的豪情比父親還親。
不過熙怡隻不過是略微提一提,她並不在乎大哥到底是為甚麼會在都城。見到大姐有持續思慮下去的意向,她忙拉了拉熙瑤的手說道:“姐姐彆想這個了,大哥回了都城還不好。和我說說大哥都說了甚麼。”
“是啊,這真好。”熙瑤也說道。
熙瑤的神情不由得黯然起來。她當然也喜好小時候姐妹一起出去玩的景象,但是這絕對不成能複製了。
熙瑤也就不想了,對熙怡說道:“首要還是說了說家內裡的環境,曉得了家裡人都還安康。”
熙瑤發明她們不愧是孿生姐妹,焦急的時候說話都是又急又快,讓人底子冇有插嘴的餘地。
“真的?”熙怡一臉的雀躍,同時異化著一點不成置信:“陛下真的帶我出宮?”
“因為有姐姐啊。”熙怡說著。
“這些花燈的款式又有所竄改,比我們小時候變得花腔多了很多,款式也更加富麗了。”
熙怡也拿著幾個花燈說道:“陛下,這幾個花燈的款式妾小時候都冇有見過呢,就連本年宮中內造的花燈都冇有這個款式的。我和姐姐說了,拿到臣妾的宮中打扮。”
“為甚麼母後太宗文皇後(懿文太子妃常氏)會是常家的女兒,而不是徐家、鄧家的女兒?就是因為當時開平王已經故去了,而徐達、鄧愈還活著。”
“之以是太祖天子選姐姐我為皇後,也是因為我們家不是甚麼勳貴。”
熙瑤也笑道:“不過是說一說下午逛燈會的事情。”
“真的,”熙怡一臉雀躍:“這真是太好了,能夠每個月都見到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