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漢剛要走,卻被屋中人叫住,這讓他認識到屋內之人也是身懷武功,本身已經很加謹慎,還是被人看破蹤跡。既來之,則安之,現在如果走,屋內尼姑叫將起來,說不得又是一場風波。
那尼姑俄然後退數步,站到屋中,沉聲道:“埋頭,你歸去奉告慧安,一會兒我就疇昔。”內裡埋頭欣喜道:“真的?”那尼姑冷聲道:“還不快去?”埋頭在內裡歡暢道:“曉得了。”跟著便回身向前院奔去。
蕭漢不敢再說話,看她舉止做派,彷彿有一股王者之氣,讓人有一種壓抑的感受。那尼姑收起地上的經籍木魚,回身便向外走,竟然看都不看蕭漢一眼。蕭漢躊躇一下,乖乖跟在前麵。
那尼姑輕哼一聲道:“前次就是你打敗法靈和法空的嗎?”蕭漢收住腳步,奇道:“師太也曉得此事?”尼姑輕哼一聲道:“傳聞你是九華派掌門?這個門派何時建立的?你年紀悄悄,如何會升任掌門?九華山九十九峰,庵寺無數,你何故敢自稱九華派?”
蕭漢看那尼姑皺起眉頭,顯得很不耐煩,也不敢說話,隻是呆愣愣地東張西望。內裡埋頭小尼呆了一會兒,又說話了:“師太,那官是第四次來了,您要不見他一麵,也好斷了他的動機。”
那尼姑嘲笑道:“你帶著一群鷹犬把九華山翻了個遍,小小百福庵你就來了四次,現在我出來了,莫非還要給你親身考證真假不成?”張刺史麵紅耳赤,又看了她幾眼,俄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師太拯救啊。”
蕭漢見她接連發問,語氣卻還是那種輕柔的,雖說語意不善,卻讓人生不起氣來。隻是她的題目答覆起來不太輕易,蕭漢想了一下道:“師太見問,鄙人自當稟告。九華派一貫避世深山,曆經三代掌門,弟子百十人。本派一貫重視小我品性修行,是以武功不顯,江湖之上也無人曉得。鄙人年紀雖輕,卻經本派弟子公推,以品性德行選為掌門。本掌門目光弘遠,著眼將來,不肯屈居深山,是以出來找尋建幫立派之地。至於九華派之名,是本派祖師所起,小子不敢妄議擅改。”
這個實際實在驚世駭俗,太狗血了,蕭漢臉都白了,這尼姑的意義擺明要把埋頭小尼姑指給他了,呀呀個呸的,這世上哪有如此事理。老子年紀悄悄,娶一個小尼姑當老婆,將來功成名就,還不得被江湖武林嘲笑,一輩子抬不開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