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道:“哼!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我怕他何為?我雄踞淮南,兵多將廣,我遲早要取阿誰小子而代之,何需求在他的麵前卑躬屈膝的?”
當伏完把聖旨宣讀結束時,袁術既不領旨,也不謝恩,悄悄的坐在那邊,仍舊是一動不動。
“先生一心為了我好,我又何嘗不知,我自會派人前去彭城,一麵朝見陛下,一麵與張彥言歸於好。”
……
不等閻象把話說完,袁術便冷冷的道:“我與張彥,不共戴天,要我跟他重歸於好,的確是做夢。戔戔一個車騎將軍,也想將我打發?他張彥是大將軍,卻讓我的官位在他之下?惹怒了我,直接出兵攻打彭城,歸正彭城間隔此處不過數百裡,三曰內便可到達,到時候彆說張彥,就連天子也一併殺了,我來當這個天子!”
袁紹聽聞董承帶著聖旨到來,熱忱的歡迎了董承,董承也向袁紹宣讀了冊封他為驃騎將軍的聖旨,並給了袁紹征召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田豐、沮授、許攸、審配、逄紀、郭圖、辛評入朝為侍中的手諭。
“伯符,你的機遇來了。你看看這是甚麼!”吳景將檄文遞到了孫策的麵前。
袁紹接過聖旨,表示的非常恭敬,先讓人將董承安排在了驛館,然後便拿著數道手諭,召見曹艸,與曹艸商討對策。
閻象分開以後,便去草擬公文,讓孫策率軍一萬,前去攻打廬江,並讓周瑜擔負前鋒。而袁術則調派袁渙為使者,照顧令媛,由雷薄、陳蘭二人護送,前去彭城,朝見天子,並謝陛下封賞之恩。同時,也想與張彥重歸於好。
閻象忙勸道:“主公千萬不成如此艸之過急,昔曰我軍進犯徐州,張彥尚且能夠將我軍擊退,現在張彥已經今非昔比,彭城固然間隔此處不遠,但張彥豈會不做任何防備?既然主公一心籌算代漢自主,不如就用心生長,等機會成熟以後,纔可改朝換代。彆的,陛下的手諭中,征召一個叫周瑜的人到朝中擔負侍中,這個周瑜部屬也有所耳聞,傳聞是孫策義結金蘭的兄弟,孫策率軍渡江撻伐劉繇時,全憑周瑜獻計,不然的話,此人足智多謀,漂亮蕭灑,且又曉得兵法,是個可貴的人才。主公若能將周瑜調到身邊聽用,必定能夠成為主公的左膀右臂,幫忙主公成績一番王霸之業!”
“喏!”
如果不是張彥的呈現,或許孫策早已經擊敗了劉繇,有了篡奪江東的本錢。
與此同時,董承照顧聖旨,度過黃河,到達了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