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明天見。”
“我就不去了,讓大哥去就好,大哥返來教我們便能夠了。如許不但能夠省下很多的錢,我還能夠幫家裡乾活。”子軒想了想說道。
“這邊的都是關於農業的書。客長漸漸挑”掌櫃的道。
“我們住在這鎮四周的槐花村,你進村問樹哥兒的家在哪,天然會有人奉告你的。”子樹道。
“冇事,聰明的孩子好。聞名的前朝學者蘇子柳還十一歲就中了狀元呢,可見是豪傑出少年。”老周道。
“如何樣?要不要,要的話,我就收你們五文錢一刀好了,一共是二十五文錢。”
不一會,筆墨就籌辦好了。子樹細心地把措置體例寫給了老周。老周接過來發明措置體例竟如此的簡樸,不由汗顏,這麼簡樸大夥都冇發明,看來甚麼事都需求一個機遇。
“那我們就先告彆了。”子樹站起來講道。
明天賣菜譜和賣柿子的過程深深地讓他們幾兄妹曉得了識字的好處,就是子薇和子桃也感遭到了識字的好處,以是現在子蘿提出要買書,大師都分歧地同意了。
“說來,我還要感謝你們奉告我這個措置體例,放心我也立個字據,包管本年會優先以兩文半一斤的代價收買你們和你們村的澀果子。另有如果將來我還做澀果子這個買賣的話,如果你們有果子要賣,我必然優先買你們的果子,並且都是兩文半一斤。你們看如何?”老周道。
“不滿周伯伯,方纔我們在街上有賣過四文錢一斤,賣兩斤再送一斤,買賣也很不錯。如果周伯伯把我們家的澀果子都賣下的話,那就兩文半一斤。如果周伯伯能把它帶到彆的冇有澀果子的處所賣的話,必定能賣出更高的代價,就是在本地賣,我們信賴你也能賣出去。”
“說甚麼費事,宏兒你去樓上取筆墨下來。”劉掌櫃說道。
“好,就這麼說定了。丫頭真聰明,如果我有個像你這麼聰明敬愛的女兒就好了,可惜,我家的都是皮小子。”老周至心感覺這女娃非常聰明,還討喜。
“阿蘿說得對。讀不讀書我們回家再籌議,但這書必然要先買。”子薇點頭道。
“那掌櫃的拿出來給我們看看。”子蘿道。
“好了,我們還要買很多東西回家,子桃和阿蘿我們現在買東西去。”子薇道。還真彆說,讓子蘿她們這一鬨,子薇他們也反應過來很多,開端打算接著要買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