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負成敗在此一舉,李愔悄悄的咬了咬牙,這纔開口說道:“父皇,兒臣想總領水泥的統統事件!”
好不輕易捱到快下朝,對李愔的任命終究當堂宣讀出來。對於白話文李愔仍然是一知半解,不過聖旨中的意義他大抵也聽懂了,不過就是將李愔之前阿誰水泥督造使的臨時官,直接變成了常任官,由史部登記造冊,臨時領五品銜,主管與水泥相乾的統統事件,部下掌管的除了將作監的阿誰水泥作坊外,還由工部撥調了一批工匠和相乾的官員,全數都聽李愔的調遣,如果人手或彆的方麵碰到題目的話,李愔另有權力命工部幫手,並且馬上上任。
“有功就要賞,有過就要罰,朕一貫是獎懲清楚,六郎你既立下如此大功,哪有不賞之理?以是你就不要推讓了。”李世民對兒子的態度很對勁,小小年紀就能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實在是可貴。
“父皇,如果將水泥統統事件交於兒臣辦理,彆的臨時不說,兒臣能夠包管,每年起碼能向國庫上繳十萬貫。並且兒臣敢向父皇包管,如果達不到十萬貫,那麼兒臣就算是自已掏腰包,也會將錢補足。”李愔有著焦急的說道,這水泥的運營但是乾係著他今後打算的實施,以是哪怕是賠錢他也要將事情攬下來。
“哦?還能減少修路的本錢?”李世民奇道,他倒不是捨不得,隻是水泥的出產以及運營事件非常龐大,冇有相乾經曆的人,底子理不清此中的眉目,李愔固然表示的非常聰明,但畢竟春秋太小,李世民很難信賴他能將水泥的事件辦好。
李愔回到王府已經是中午了,明天宿醉在他家的李恪和程懷亮等人,在上午的時候就已經各自分開了。李愔心中有事,草草的吃了點東西後,就把本身一小我關在書房裡不出來,搞的文兒和畫兒覺得李愔出了甚麼事,急的在書房外團團轉,可又不敢出來。
對於李愔的任命,殿上的文武百官倒冇有甚麼特彆的反應,前次他們在將作監已經見過水泥了,也曉得是李愔一手發明的,現在讓李愔總領水泥事件倒也不奇特,隻是有很多人擔憂李愔太年青,會誤了用水泥修路的大事,不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