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華年_第五百九十六章 重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邁上熟諳的台階,繞過熟諳的插屏,走在熟諳的水磨磚空中上,穿過九曲迴廊,眺望陶家故居鱗茨節比的重簷深院,那種彷彿隔世的感受再次襲上心頭。

陶家有烈火烹油之勢,卻絕無仗勢欺人的做法,做買賣講究的是公允、公道、守法,更兼著陶超然為品德外磊落大氣,毫不叫與本身做買賣的人虧損。被遠遠近近的商賈一傳,竟有了俠義之名。

青蓮宮重修結束,已是皇後之尊的陶灼華終究攜晟兒住進故居。疇前的坤寧宮裡承載著先帝太多的回想,又多了許馨那座被金屋藏嬌的宮殿,便還是將它重門深鎖,給何子嵐留了一個記念亡母的處所。

清秋時節,何子岑佳耦帶著晟兒微服出發,何子嵐伴著婆母黃氏一併隨行。

乳母度量晟兒緊隨厥後,陶灼華迫不及待地牽起何子岑的衣袖,方法他去瞧一瞧本身小時候餬口過的處所。

曆經了三代,更兼著大赦天下,許家的舊案再無人翻起。何子嵐清明淨白嫁入陶府。陶家為小伉儷新修的園子與舊宅間隻以一道月洞門分融,常日並不上鎖。

馬車從西門入外城,瞧著熟諳的景色,陶灼華又是眼淚婆娑。她指著一處靜穆蒼遠的處所說與何子岑道:“那邊便是範公亭與順和樓,尚著順和樓蜿蜒而下的,但是洋溪湖。”

她接錦盒翻開來看,裡頭是一條以金縷線穿成的羊脂玉帶,上頭精雕著一品廉潔的紋樣,當是送給陶雨濃所用;再便是一對羊脂暖玉的鐲子,美玉潮濕如水,觸手便就生溫,該是送給何子嵐的東西。

夏去秋來、北雁南飛,幾場秋雨以後便又是冗長的隆冬。

青山碧水、青瓦黑磚、金黃的玉米以秸繩結生長辮掛在簷下,山野人家潔淨的院落裡晾曬著切成薄片的紅果。一把曬乾的金銀花泡水,便是味道絕佳的涼茶。

她將晟兒圈在懷裡,顫顫抬手指給何子岑看:“你瞧,那邊是仰天山,上頭有山路十八盤,再過些日子楓葉經了霜,便是層林儘染的紅豔;與它相對的是石門坊,上頭有座石塔…”

清風與明月領著一班大內侍衛扮做淺顯侍從,一隊車馬悄悄往青州府進發。此前蘇梓琴接了陶灼華的手書,也自京中出發,趕在青州府與他們會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