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講完楚史,指了指坐在兩側的兩位墨客,對諸子說道:“這兩位均為本座弟子,坐在左邊的是魯生,右邊的是徐生,均是博學之士。魯生專門賣力對年幼者停止識文斷字的補習;徐生專門賣力本座講課以後的釋疑解惑。從本日起,每天上午講課一個時候,自學及答疑一個時候,下午與上午不異。每天四個時候的學習,不準早退,每三天本座都要向大王彙報,望汝等服膺。”說罷,向兩位青年墨客略一點頭,兩手重提衣袍,徑直出殿而去。
慎子看了一眼這些春秋不一,高矮不等,坐的七扭八歪,相互交頭接耳的學子們,並不睬會,緩緩地從懷裡取出帛書來,朗聲道:“大王有昭!”
“寡人覺得,國之勃興,人才為先。遂誠聘國師,遽辦宮學。以期名師授業,賢聖解惑,幸聞教誨,卒學大道。爾等莘莘學子,國之貴胄,必得好學苦習,朝夕不倦,方不負寡人希冀之殷。寡人據此細察操行端止,鑒彆學業高低,明辨賢能愚頑,厘定騏驥駑鈍。上至太子之位,再至大夫將軍,直至城尹邑宰,貴賤平分,均待爾等擇定,不成自誤。”
主持宮學的人選毫無不測埠挑選了慎子。慎子但是了不起的人物,他本名慎到,本籍趙國,幼年曾拜道家祖師東郭順子為師。年長後,遊學齊國,與田駢等人創辦稷下宮學,被齊宣王封為稷下大夫。專講黃老之學,桃李滿天下,是中原八子之一,在戰國諸子當中,是最有申明的一個。不知甚麼原因,這慎子竟南遊到楚國,楚威王如獲珍寶,先封為客卿,又加封太傅,彷彿成為楚宮的一代國師。由慎子親身主持,足見楚王對宮學之正視達到多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