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輕“咳”一聲,淡淡地說到:“大王賢明,興學育才本就是國之底子。本座忝為教誨之師,定能恪失職守,不負大王重托。本次宮學除普通傳授書、數、詩、禮以外,還要增學上古傳史,春秋經世、品德真言、黃老經要等學問。本日本座即以楚人篳路藍縷之卓絕創業汗青作為首課。”
慎子是一其中年文士,不著楚裝,身穿中原常見的青色綢袍,寬襟大袖,袖口飾有龍紋。麵白不必,臉現滄桑,但雙目炯炯有神,容顏紅潤有光,明顯是擅於攝生養性之人。慎子的兩側坐著兩個年約二十多歲的青年墨客,均著月紅色中原打扮,但不知是何許人。
慎子用持重的語氣,大聲唸到:
“楚人乃上古大帝顓頊高陽之苗裔,潢潢貴胄,本就是我中原一脈。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楚人鼻祖鬻熊秉承天意,南下江漢,教養三苗,澤及九夷,徳被八蠻,遂成祖業。楚人之母妣厲,生子麗季,難產而亡。巫祝以荊條裹之而葬,荊者,楚也,固有楚人之稱呼。延至楚子熊繹,辟在荊山,以處草澤;篳路藍縷,以涉山川,國勢日盛,地盤日廣,周天子賜爵位於楚,楚乃始立於諸侯之林。篳路者,柴車也;藍縷者,舊衣也。楚之先祖,敬天畏命,艱苦創業,纔有汝等高爵尊位之遺福,汝等豈能不銘記於胸?楚之先祖,謹奉民生在勤之規語,而能勤而不殆,汝等豈能飽食整天,自甘荒廢呢?”
第八章宮學
“楚人及至楚武王、楚文王之時,振軍經武,縱橫天下……”
慎子方纔離殿,殿內學習次序就呈現了輕微騷動。三子熊耳是個跛子,是楚王商與宮外官方女子所生,出世後就被楚王派人接回了宮,其母則流落官方,不知所終。熊耳本年二十五歲,脾氣乖戾,陰狠詭詐,最是一個不甘孤單,愛生是非的主。見慎子拜彆,膽量便大了起來,對二子熊通擠眉弄眼,嘴裡嚷嚷道:“外人曉得甚麼楚人汗青?一派胡言罷了。二哥你在大王那邊能說上話,這宮學不來也罷,何必把我放在一群小屁孩堆裡?”
慎子看了一眼這些春秋不一,高矮不等,坐的七扭八歪,相互交頭接耳的學子們,並不睬會,緩緩地從懷裡取出帛書來,朗聲道:“大王有昭!”
如此豪華陣容,如此大的差彆,想要辦好這屆宮學將會難上加難!真有點難為慎老先生了。
“寡人覺得,國之勃興,人才為先。遂誠聘國師,遽辦宮學。以期名師授業,賢聖解惑,幸聞教誨,卒學大道。爾等莘莘學子,國之貴胄,必得好學苦習,朝夕不倦,方不負寡人希冀之殷。寡人據此細察操行端止,鑒彆學業高低,明辨賢能愚頑,厘定騏驥駑鈍。上至太子之位,再至大夫將軍,直至城尹邑宰,貴賤平分,均待爾等擇定,不成自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