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生項羽之子,開局被困垓下_第60章 進軍中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鄭君率領三萬人留守江東故鄉,桓楚帶領三萬人駐紮彭城四周,季布帶一萬人保衛滎陽一線,陳嬰領三萬人保衛洛陽。

而英布帶領的吳軍則先行回到九江,然後從九江解纜,攻取江陵、南陽之地,隨後北上與楚軍在函穀關以東會師。

項隆笑笑,雙手扶起張良,把身後的大氅披到張良身上:“先生不愧為忠義之士!您肯承諾我的要求,我已經非常感激,又怎會苛求其他?先生放心,我毫不會逼您做不忠不義之事。”

漢軍方麵,韓信帶領十五萬人扼守函穀關,周勃帶領五萬人馬鎮守南邊的武關,劉邦親率三萬人馬駐守長安。

項羽如何不知韓信的設法,他曉得,如果如許對峙下去,讓劉邦獲得喘氣之機,恐怕楚漢之間的大戰,還會再持續個十年八年。

目睹多日強攻卻毫無停頓,項羽隻得命令暫緩打擊,決定換個彆例逼迫韓信出關。

收伏張良的第二日,項羽和英布在秣陵城下正式會盟,宣佈結為盟友,共同對抗劉邦。

除此以外,另有一支大要從屬於漢軍,但實際獨立於楚漢以外的軍隊,那就是梁王彭越所率領的十萬人馬。

聽到張知己中另有顧慮,項隆讓他說下去,隻見張良躬身說道:

吳楚兩軍全部行動停止失勢如破竹。正所謂兵敗如山倒,劉邦在江東一戰大敗後元氣大傷,底子有力恪守中原,一起西竄逃回關中才站穩腳根。

一來,他以為現在漢軍新敗,而楚軍新勝,漢軍士氣低下,而楚軍士氣昂揚。如果此時正麵比武,必定難以抵擋。

通過大量接收漢軍俘虜,楚軍的兵力獲得大幅晉升,項隆的玄武軍也擴大至五萬人。

韓信之以是恪守不出,天然有他的考量。

其城北帶河,南依山,週迴五裡餘四十步,高二丈。關城弘大宏偉,關樓倚金迭碧,能夠稱得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戰後,彭越留了個心眼,並冇有和劉邦彙合,而是帶著這十萬人馬退守至黃河以北的趙國故都邯鄲,成為漢軍和吳楚聯軍以外的,首要的第三方力量。

也就是蕭何的內政天賦實在過分逆天,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候,就在關中、漢中以及巴蜀一帶新征召了十餘萬人馬,這才讓劉邦重新有了一戰之力。不然的話,劉邦能夠連關中之地都冇法保住。

以是項羽但願畢其功於一役,在短期內結束戰亂。

戰國時秦惠文王從魏國手中篡奪崤函之地,在此設置函穀關,作為鎮守秦國國門的樊籬。

此關因在穀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其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嶺,東臨絕澗,南依秦嶺,北瀕黃河,陣勢險要,門路狹小,素有“車不方軌,馬不併轡”之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