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孟浮如此說,貳心中更加放心。能夠修煉至法相境的,無一不是萬中挑一,心智氣力不凡的修道者,若說是半分籌算也無,又何必不遠萬裡來這權勢盤根錯節的大燕朝呢。
他這話說得明白道得清楚,倒令林渠眼中笑意更甚。千裡迢迢奔赴靈溪州,林渠為了獲得傳送到大燕朝的資格,也實在支出了很多代價。現在為了在大燕朝安身根底,少不得要招攬一些門客幕僚之流來加強己身氣力,不然縱使他道行更加高深,也是雙拳難敵四手,於他而言,並非最好體例。
孟浮考慮半晌,非常意動。他此生步步為營,至現在修煉僅數十載便已有了法相境的道行,隻是為了應對此後的修道界大劫,戔戔法相真人,卻也算不得甚麼。眼下來到這大燕朝,雖說貳心中早有成算,但苦於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但倘如果以成為林渠幕僚的身份涉足於大燕宦海,不但自在很多,且能夠藏身暗處推波助瀾,於他所謀之事裨益甚大。
不但如此,若要擔負大理寺卿,道行、經曆不成或缺,據孟浮所知,眼下的大理寺卿名為嚴鬆,其人道行已達法相四重境,雖在朝中樹敵頗多,但勝在太子恩寵,職位甚是安定。倘若林渠執意要謀得大理寺卿的職位,隻怕並非易事。
林渠大步前行,笑容更盛:“所謂‘品’,便是綜合士人德才、家世所評定的品級,共分為上上、上中、高低、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以九品中正製設立朝廷官職,雖無凡俗那般科舉或武試,但遴選人才也自有其奇特之處。
一時之間,孟浮思路狼籍,卻見林渠麵色寂然,一副不容變動的模樣,心中對其的評價,倒是高上了很多。
孟浮稍稍寂然,道:“不知林兄意欲謀取多麼官職,固然道來,孟某自當竭儘儘力,助林兄一臂之力。”
傳送後,孟浮與林渠連袂同業。此時已是華燈初上、月明星稀之時,兩人行至護城河旁,見河中元氣模糊,竟是不減色於五品元脈,孟浮不由讚道:“這大燕朝的都城薊城倒真是非同凡響,眼下還僅是在薊城的核心便有如此豐沛的元氣,如果進入薊城中,想必當有七品元脈的水準!”
孟浮心中暗思道:“大燕朝的權勢果然比青城州的浩繁宗門強上很多,單是這元脈的品格便令民氣驚,看來靈溪州有聚星尊主的存在已是板上釘釘之事。如此的話,我此後行事還要愈發謹慎,以免招惹到強大存在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