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頌:嵇康傳奇_第7章:三遇得名師,一彆成貳臣(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鐘會聞之哈哈一笑:“你我均是曹魏之臣,現在天子雖有不智之處但仍基業安定,又怎會朝夕間顛覆呢?”

嵇康與薑維相遇那一年,是公元227年,魏明帝太和元年。是年,魏明帝曹叡方纔登上帝位不久。諸葛亮見曹丕已死,曹魏新帝即位,局勢不穩,便作《前出師表》上疏劉禪,三月率軍北駐漢中,籌辦北伐曹魏。年底,曹魏新城太守孟達與諸葛亮互通手劄,暗中運營,後被告密。司馬懿大要安慰孟達,暗中卻從宛城出兵,星夜兼程,斬殺孟達。這一年,薑維二十六歲,嵇康還隻是個五歲孩童。

嵇康從思考中回過神來,道:“既然你已曉得我師父為何人,我也無妨將他與這琴的故事講與你聽。”

“此詩甚妙,詞雖無華,神韻卻濃。”鐘會聽至此處,不由得讚歎道。

嵇康聽了結彷彿毫不介懷,淡淡一笑:“在世人眼中,師父確切是丟棄故鄉,投降了蜀漢。偶然候就連我也不懂,他當初為何決意不歸。”

“自古忠臣不侍二主,我自當為曹魏效命畢生。”鐘會淡定而答。

嵇康聽到此處微微皺了皺眉,但並未答話。

詩的字體為西周時所通用的“籀文”,雕鏤伎倆古樸高雅,詩詞意境儉樸深沉。薑維這才驚覺,本技藝中的竟是名琴“號鐘”。

古來多少事,琴音為君聽。

薑維笑道:“好吧,這遭算是我的不對。但是你剛纔落下來時,要不是我接住你,隻怕……”

嵇康悄悄鬆了一口氣,心中默道“但願如此”。而鐘會方纔那一句“忠臣不侍二主”卻使他想到了師父薑維。薑維以魏將身份投降蜀漢,已是不爭之究竟,百年以後究竟是名看重史還是遺臭萬年,也隻要先人才氣評判了。

“薑維?就是阿誰投降蜀漢的薑維?”鐘會不及思考,脫口而出,待說完便覺講錯了。呂安也覺出不當,焦急地衝鐘會又點頭又擺手。

想至此,嵇康看向鐘會,不動聲色道:“司馬氏確切不容小覷。士季,若將來司馬氏真有顛覆曹氏那一日,你會如何自處,如何決定?”

“你真覺得司馬懿中了薑維之計?我看一定如此,司馬家屬曆經曹氏三代,甚麼樣的戰況未曾見過,怎會瞧不出薑維的企圖?司馬懿用兵這麼多年,你何時見他貪功冒進,又何時見他將本身至於險地?他一起韜光養晦,必有大的圖謀!”鐘會又接著說,“薑維在蜀漢一日,司馬家在朝中的職位也就安定一天!”

“是啊,此詩不但描畫出了號鐘的音質,抒發了對古往今來世事情幻的嗟歎,更是一首藏頭詩,每句第一個字連起來讀便是‘號鐘古琴’。”嵇康道,“師父由此鑒定此琴便是號鐘,又仰仗那句‘桓公琴,公子刁’判定出此琴是被公子刁帶入官方。他一貫精通樂律,愛好操琴,能偶得如此名琴,也算是機遇偶合,天作之美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