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奮鬥史_第一百八八章戰場新構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曾國荃的投誠能夠讓南寧在政治上謀取好處。作為天下的九大總督之一,曾國荃的投誠無疑是一件足以讓清廷眼冒金星的大事件,乃至是比四川的團體背叛還要來得嚴峻,因為曾國荃的投誠不但是對清廷在民氣和聲望上的沉重打擊,並且還會減弱滿清其他處所官的抵當意誌,比及這一動靜傳出去後,必定會呈現更多的投降事件。

劉永福批示的中部集群是第一高文戰方向,所屬兵力八個師,說多未幾,說少很多,與他敵手的裕祿完整不懂軍事,他的兵力配置體例,說的好聽點是眾深防備,說得不好聽就是純粹在玩火,以清軍那麼虧弱的戰役意誌,底子就玩不出彈性防備,成果在劉永福的多路反擊下,全部防備體係敏捷崩潰。

政治上的事情趙恒不管,他首要考慮的是軍事上的題目。沉吟了半晌以後,趙恒拿起放在沙盤桌沿的唆使棒,說道:“殿下,寇局長,你們看,曾國荃投誠後,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拉空了馬尾港核心的防備,除了由南洋海軍直接賣力的核心工事外,就根基冇有了抵當。而按照軍情局的諜報,丁汝昌批示的陸上兵力是五千餘人,並且他們麵對的主如果海上威脅,背後根基冇有防備。這鐘環境下11師一個衝鋒便能夠拿下來。”

第二個高文戰方向就是即將進入疆場的趙書文個人,這個個人固然兵力不是最多的,但是也有近七萬人,這麼多的兵力一旦湧入了湖北,必將會讓裕祿前後受敵,顧此失彼,加快他的崩潰,這也是程宇華最但願看到的成果。

說著趙恒又將唆使棒指向了安徽南部,湖北東部,說道:“在派兵向上海活動的同時,還能夠分出一部分兵力沿江北上,策應順江而下的趙書文部,這麼一來,長江以南就根基一戰而定了!”

程宇華隻賣力下任務,至於趙恒在軍情局的幫忙下如何來履行,他就不管了,他也冇阿誰才氣,軍事上的風雅向他能夠說得條條是道,但是要他做這些幾方之間共同上的詳確活,他就要抓瞎了。(未完待續。)

幾個轉合之間,趙恒就將曾國荃投誠的利弊想得透透辟徹。不得不說,趙恒作為總參謀長,還是很有計謀目光的,不然當初程宇華也就不會那麼力挺他了。

更何況英法清三方加起來鐵甲艦的數量固然高達十二艘。但是他們畢竟隻是臨時湊起來的,三方各懷鬼胎,很難做到同進退,到時隻要己方態度倔強一點,也不是冇有逼退他們的能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