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委會建立後,馮玉祥即號令:方振武為前敵總司令,吉鴻昌為前敵總批示,鄧文、李忠義為擺佈副總批示,統帥雄師北進,光複察東失地。
蔣介石說:“整天忙得不成開交,我哪還記得那麼多?請大哥講一講。”
蔣介石委宛地說:“他們也是為國度……”
對於聯盟軍抗日行動和生長強大(一度達20多師,30餘萬人之眾),蔣介石極度不安。他擔憂馮像朱毛一樣,在北方搞盤據,便一麵以高官厚祿誘馮到南京仕進,一麵令何應欽以軍事壓力摧毀聯盟軍。在聯盟軍處於日本關東軍和百姓黨軍兩麵夾攻,外無氣力聲援,內有財務困難,日子實在難過的環境下,為了給聯盟軍儲存元氣,也讓老百姓免遭塗炭,馮玉祥幾次考慮後,決定卸職下野。將抗日聯盟軍交給宋哲元改編。而後又赴泰山隱居。
馮玉祥說:“三國時,曹操80萬雄師兵臨城下,吳國城內群情紛繁,有人主和,有人主戰。魯子敬警告孫權:‘世人皆可言和,唯主公不成。世人降曹,仍可為臣稱侯,而主公若降曹,則隻能落個寄人籬下,永無出頭之日的了局。’明天之環境,恰是汗青之重演。日本人容得下任何人,包含汪兆銘,唯獨容不下你委員長啊!……”
1937年“七・七事情”發作,第29軍抖擻抗日。馮玉祥熱血沸騰,再次下山問政,前來廬山插手說話會。他極力催促蔣介石帶領全**民抗日。
1931年“9.18”事情產生,馮玉祥於9月23日收回電報,表示果斷抗日:“玉祥不敏,誓與天下同胞共赴國難,粉身碎骨,義無反顧。”同年,馮玉祥應邀到南京插手百姓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並擔負了外務部部長。他提出很多救國計劃,但願蔣介石、汪精衛能結束內戰,帶領百姓抗日,但都遭到蔣、汪的禮遇。
當天早晨,馮玉祥來到蔣介石彆墅。落座後,馮玉祥氣沖沖地說:“這一幫敗家子、軟骨頭,一提起日本人,腿肚子就轉筋了。”
1932年1月,淞滬抗戰產生,蔣、汪同謀禁止抗日。馮玉祥大失所望,即於3月前去山東泰山隱居。同年10月,馮玉祥到達察哈爾省府張家口巡查,遭到宋哲元等人熱烈歡迎。宋哲元是西北軍舊部,馮玉祥的部下,時任察哈爾省主席。在**北方黨構造幫部下,馮玉祥決計以察哈爾省為陣地,為抗日救國大乾一番奇蹟。
蔣介石慎重地點點頭。送走馮玉祥,蔣介石墮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