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當家_第二百二十八章 坐收漁翁之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子悅,你究竟是如何想的?!你應當曉得,秦迎他不會隻在洛邑城裡待著。”薑江浩說的語重心長,但是公子悅確切心驚肉跳。

現在趙國王座上的那位大王,看著子悅和國相鬥得你死我活的,到最後兩敗俱傷了,他剛好坐收漁翁之利,若真如此,這位大王可當真不容小覷啊!

薑江浩聽此言,反倒是一陣苦笑:嬴政,你這究竟是何必呀?!

“主上之前傳了動靜,不日便起兵前來邯鄲,但是我有一點不明,我不明白為何頓時就要兵臨城下了,主上卻讓你過來了,這麼亂的世道,兩軍交兵刀劍無眼的,他竟然不擔憂你會有個甚麼毀傷?!”

乾隆是個能人,能人的特性是他替彆人做主,而毫不接管彆人替他做主。鄂爾泰比乾隆長34歲,張廷玉比乾隆長38歲,對這兩位即是父輩的前朝老臣,乾隆非得接管不成,難怪他會惱火窩心!

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去世,乾隆繼位,這年他24歲,正值年富力強之際。不過,他的老子臨終囑托裡特彆交代:“大學士張廷玉度量純全,抒誠供職,鄂爾泰誌秉忠貞,才優經濟。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終不渝,將來二臣著配享太廟,以昭恩禮。”一朝天子一朝臣,剛坐上龍椅的弘曆,麵對著兩位前朝老臣,內心總感覺不是滋味。

這薑江浩如何曉得嬴政的設法?!

十三憤而起家想要去找老齊實際,卻被薑江浩以眼神製止,因為薑江浩先在另有更首要的事情要做。

鄂爾泰與張廷玉壁壘清楚,不相水火。一向等著兩位老先生,特彆、犯規、惹事、肇事,有個甚麼閃失,好來清算他們的乾隆因而通過一係列的案件:一,乾隆元年,鄂黨張廣泗、張黨張照,前後出兵貴州的相互攻訐案;二,乾隆六年,鄂黨仲永檀、張黨張照,保密納賄相互揭老底案;三,乾隆十三年,正法鄂黨張廣泗兵敗金川案;四,乾隆十五年,張廷玉姻親觸及呂留良筆墨獄被罰钜款案,以及策動朝臣進犯張廷玉不當配享案;五,乾隆二十年,胡中藻的《堅摩生詩抄》筆墨獄案發,因係鄂爾泰弟子,雖死也遭清理案終究將他倆補綴得體無完膚而分開人間。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千古穩定的事理,現在的環境也是,你說呢?!”

中國人窩裡鬥的劣根性,根深蒂固,積習難除,兩位老臣在雍正朝就互不相能,到乾隆朝,更針鋒相對。各自分彆權勢範圍,大小官員一一列隊。鄂爾泰樹大根深,其跟隨者為封疆大吏,為處所督撫,為帶兵將帥,為滿族要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