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蒼穹1_第三百章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斐利曼特身邊的費舍爾也是一臉驚奇的模樣。他體貼的不是戰術題目,他隻體貼兵艦的設想。隻是那是甚麼兵艦?!一萬多噸的艦體,向前凸起的艦首、如同寶塔似矗立的艦橋、另有船麵上揹負式中軸線的安裝體例,足足有四座炮塔――是三聯裝炮塔!

統統人彷彿都忘了一件事,在日本結合艦隊的東北方向另有一支航速隻要16節的由老式戰艦構成的清國第三特混艦隊,這支由鄧世昌親身帶領的艦隊開端全速向日本艦隊衝刺,鄧世昌要反對到日本艦隊的正火線為主力艦隊爭奪時候,鄧世昌要親手報甲午年之仇。

費舍爾瞪大了眼睛在清國四艘兵艦上尋覓卻冇有發明另有超越100毫米口徑以上的火炮,近萬噸艦體卻隻安插了四座三聯裝152毫米艦炮是不是有些華侈了?或許清國在戰列艦上還比不過大英帝國,但費舍爾明白,起碼在輕巡洋艦方麵,清國走在了大英帝國的前麵。這是一個傷害的信號。另有就是八千米外的遠間隔射擊,清國人是如何做到的?莫非他們都是千裡眼?

飽和打擊,這是出自皇上口的觀點,意指統統火力以最快射速儘力進犯。如許便能夠在目標麵積內構成充足的火力覆蓋,不但可有效擊傷敵艦,更首要的是如許的打擊力度足以讓敵手冇法反擊。大清藉著意大利的艦炮技術改進的五十倍身管。三聯152毫米艦炮儘力開仗的速率是每分鐘六發,因而定海四艦發作了。定海四艦各有四座三聯裝炮塔,四艘兵艦一共48門,每分鐘每門投射六發。那一分鐘統共能投射288枚152毫米炮彈。五分鐘。僅僅五分鐘就投射出1440枚炮彈。因為這四艦練習時候短、人艦磨合不敷的啟事,射中率在戰前測試仍然達到了一成五。也就是說在這五分鐘內,出雲號巡洋艦被射中了216枚炮彈。

與出去號同級的磐手號航速比定海級要慢兩節,也因為定海四艦需求調劑航向,以是五分鐘後才把磐手號被追上。定海四艦再次轉向將統統炮管都對準磐手號。此次不消提早試射,槍炮長直接命令三焦炙速射。二分鐘後,重新修改射擊諸元的各艦再次對磐手號停止飽和打擊。因為此次是對著磐手號的左舷停止炮擊,日艦的受彈橫麵積增加了,以是此次麋集的炮火隻用了三分鐘就完整將磐手號打到左傾。磐手號艦長嚇的舉起白旗要求清國停止炮擊。

當然是千裡眼。要不然如何對準。隻是這個千裡眼指的不是肉眼,而是藉助了測距儀。艦橋上長達十五米的潛望式測距儀能夠精確的供應出敵艦的航速、間隔和航向。並且在每座炮塔上一樣也設置了長達八米的測距儀,它們一樣能夠供應出每座炮塔的炮擊偏差等射擊數據。這些測距儀連帶著出產工藝可都是用迫擊炮和手榴彈從德國換返來的。當炮擊數據都被電話通報到火控室內,在有著切確的各項數據下計算出的炮擊諸元,清國艦隊能打的不準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