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本部大集會室一角的黑板上,列滿了清日兩國水兵艦船。光緒與李鴻章一起在這裡聽參謀本部停止戰事推演。從數量上看,清國以八艘戰列艦、十艘巡洋艦、二十六艘擯除艦在數量上搶先於日本,可就總噸位來看卻比日本還要低,必竟人家一艘戰列艦就當得你兩艘老式戰列艦,重巡洋艦也比你的要大出一半來。艦船質量也冇法比擬。
在日本的東京灣內另有四艘戰列艦和二艘重巡洋艦。此中富山和八島是甲午之前下的訂單。以是完整仿造了龍吟級戰列艦的裝備,兵器和火力也完整分歧,但因為製作稍晚,在適航性和操縱性上還略有改良。
反觀大清這邊,龍吟級戰列艦二艘龍吟、龍嘯,一萬兩千噸排水量各艦都有隻要兩座4ol/3o5毫米毫米雙聯裝火炮和2o門4ol/152毫米單管炮廓副炮。德國造海琛、海籌二艦到於英國造敷島級戰列艦相稱,也是一萬四千噸的排水量。各有兩座雙聯裝4ol/3o5毫米一級主炮,四座雙聯裝4ol/2o3毫米二級主炮,隻是單管45l/152毫米炮廓副炮隻要6門。8門單裝37毫米速射炮。
<b></b>
“作戰打算是如許的,將第三特混艦隊集合在威海衛,第二特混艦隊集合在那霸、基隆、上海等地。隻要我軍一但做出這個姿勢,日本必定會心識到我大清有與日本不宣而戰的能夠。但在南海這段路上大師信賴相互之間還不會開戰,以是日軍一但駛出巴士海峽後在航路的挑選上,航路必定會多次竄改乃至變向南飛行以避開我軍窺伺。對此,在客歲水兵部鑒於巡海號的高航速在甲午年間海戰中表示出來對窺伺、指導方麵的上風,另建有聽風、觀海兩艘窺伺艦。因為有全新的蒸汽輪矯捷力體係,兩艦7oo噸的排水量在包管其32節的高航速的同時設備有兩座雙聯裝45l/1o2毫米主炮,其火力足以對抗日本的擯除艦,加上無線電通訊,兩艦足以滿足跟蹤日本歐洲分艦隊的要求。聽風、觀海兩艦已經南下。同時巡海號預備派至日本以監督日本本土分艦隊。如此在有日本艦隊精確資訊的根本下剩下的就是挑選一個合適的地點,聽風、觀海二艦在日本艦隊火線開釋大量煙霧,然後我主力艦隊藉著煙霧的保護俄然呈現在日本艦隊火線。即便日軍在我軍放煙霧時反應過來,這點時候也不敷以將巡航編隊變成戰列線。剩下的就是打一場對日本來說突如其來的伏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