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袁紹不敢再分兵攻擊曹軍。
曹操親身帥雄師,從洛陽解纜籌辦南下援救曹仁,侍中桓階勸諫曹操親征會適得其反,曹操接管建議,駐軍摩陂,前後派出殷署、朱蓋等十二支軍隊聲援徐晃。
曹仁親率數十名懦夫騎馬奔出縣城,直衝進包抄圈突擊敵軍。
曹仁的這一行動,不但敏捷安定了宛城的兵變,也起到了震懾其他背叛權勢的感化,確保了荊州地區的穩定。
孫權派將領陳劭占有襄陽,曹丕詔令徐晃、曹仁討伐,曹仁與徐晃密切共同,勝利擊敗陳劭,進駐襄陽。
建安十三年,曹仁跟從曹操攻打荊州,曹操任命曹仁代理征南將軍一職。
眭固北上向袁紹求救,在犬城與史渙、曹仁相遇。
但曹仁毫不害怕,他經心策劃,製定了周到的攻城打算。
曹操命令攻城後活埋統統守軍,但是壺關城牆堅毅,城內糧食充沛,曹軍久攻不下。
曹操服從了曹仁的建議,不久後,壺關守將公然投降。
在官渡之戰中,曹仁充分揭示了他出色的軍事策畫和判定的決策才氣,他的每一次行動都對戰役的局勢產生了首要影響,成為曹操獲得官渡之戰勝利的關頭人物之一。
曹仁深知敵眾我寡,不能硬拚,因而參軍當選募了三百多人,調派部下牛金迎敵並和周瑜的前鋒軍隊交兵。
這場戰役的勝利,為曹操以後與袁紹的官渡之戰奠定了堅固的根本。
曹仁又與史渙等人劫奪了袁紹的輜重車輛,燒燬了他們的糧草,為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的勝利立下了赫赫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