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此心,臣為江山社稷賀,為北方百姓賀。”劉仲平對著趙構躬身,“北伐必當大獲全勝,把遼人完整趕出長城。”
“陛下,馬東陽、梁建功敢做,臣就敢和他們撕破臉。臣堂堂五軍多數督,還怕他們兩個狗屁尚書了?”
文華殿。
趙構對劉仲平的到來心知肚明,李玄齡上任第一天就保舉劉安然為前鋒將軍,隨嶽鵬舉出征,劉仲平必定是為了這件事而來。
有小寺人搬來一張椅子,劉仲平也僅僅坐了一半。
“哼,這個嶽鵬舉……”趙構冒充活力,然後臉上暴露擔憂之色,“愛卿,倉曹參軍可不是甚麼好差事。做好了冇功績,凡是有一點失誤,都會被人拿去祭旗,你肯定讓安然賢弟做倉曹參軍?”
但在實際的運轉過程中五軍都督又是不成或缺的最高軍事批示機構,和兵部又構成了拉扯的態勢,相互能夠製衡。
“陛下,監察禦史魏徽求見。”內侍走出去稟報。
“如果我是他們的翅膀,我會直接拿下兵馬大元帥的職務。我充其量就是怯懦脆弱,就是挑選了中立罷了。但為了我兒子,我劉家獨子,我能夠豁出去統統。”
“魏先生。”劉仲平大感不測,鎮靜地說道,“真的?魏先生此話當真?”
劉仲平考慮再三,終究還是冇有開口,而是轉口道,“陛下,您壽辰將近,臣來此想問問有冇有甚麼是臣能做的,在五軍都督府,都快生鏽了,想出去逛逛透透氣。”
“愛卿,教員保舉劉安然為北伐前鋒。”趙構話鋒一轉,“等北伐結束,朕必然要好好犒賞安然賢弟。嗯,朕也好久冇見到安然賢弟了。”
“魏先生,安然那孩子就曉得舞文弄墨,確切不是甚麼將才。”劉仲平死死抓住此次機遇,“他呀,就合適這類筆桿子的活,倉曹參軍恰好合用。”
“陛下,臣麵對遼人的時候,雖怯懦脆弱,但如果是嶽鵬舉北伐,臣必當竭儘儘力。河北那邊,還埋著兩萬中軍弟兄的骸骨。
“大伴,為劉將軍賜座。”
但先帝活著的時候,感覺權不能專於一司,事不能留於壅蔽。
“宣!”
在劉仲平的心中,冇有甚麼比兒子的性命更首要了,隻要不讓劉安然做前鋒將軍,就是讓他用冠軍大將軍的頭銜去換,劉仲平都情願。
“愛卿,那如果戶部或者兵部呢?”趙構謹慎地問道。
便把大將軍府一分為五,這讓掌天下兵馬大權的樞密院,彆的徒有浮名。
“愛卿,你來見朕有事?”
劉仲平略微停頓一下,“陛下,想必您看得出來,臣底子冇有癲癇,臣就是為了給嶽鵬舉讓路。臣雖貪恐怕死……可也有一顆強國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