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小花也冇閒著,她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留意著每一名主顧的反應,及時為姐妹們遞上所需物品,還不時安撫著因等候而略顯焦心的客人。
話到此處,小花的眼眶已然泛紅,聲音也不自發地哽咽起來。她微微顫抖的雙手緊握成拳,似是在死力壓抑著內心的悲忿:“蜜斯,您冇親眼瞧見那場景,實在是太慘了。小小的骸骨層層堆疊,有些還連著未完整風乾的繈褓,殘碎的布片在風中瑟瑟顫栗,彷彿在哭訴著這些無辜小生命的悲慘遭受。”
堂屋便是繡坊的正廳,寬廣敞亮。四壁粉刷得烏黑,掛著幾幅姐妹們親手繡製的大幅繡品,山川花鳥栩栩如生,絲線在光影下閃動微光,仿若要破畫而出。廳中整齊擺放著數張梨木繡桌,桌麵打磨得光滑如鏡,桌腿雕鏤著精美的快意雲紋,細緻靈動。每張桌上皆置有精美的繡籃,內裡盛滿了五彩絲線,光彩素淨,質地柔滑。
大姐站起來,衝動說道:“織女mm所言極是。我們不如在縣城開一座繡坊,以我們姐妹的程度,必然能夠吸引很多主顧,mm們覺得如何?”
小花抹了一把眼角的淚花,持續說道:“我向周邊探聽了一番,開初村民們都三緘其口,眼神閃躲,似是驚駭甚麼。厥後我尋到一名年逾古稀、心腸還算仁慈的老嫗,她才偷偷向我流露,這事兒已經持續好些年了。說是村裡一向有個傳言,若不將女嬰丟棄在那山溝,家中便會災害不竭,莊稼歉收,男丁抱病。以是,本地村民都會把出世的女嬰自發送到那處山溝。可在我看來,這清楚就是無稽之談,定是有人在背後蓄意漫衍謊言,勾惹民氣。”
公然不出料想,開業當天,客似雲來。天還未大亮,霓裳閣外便已人頭攢動,那些收到拜帖的世家夫人與蜜斯們,或乘坐富麗的馬車,或在丫環婆子的簇擁下,紛繁前來。一時候,閣前的街道熙熙攘攘,熱烈不凡,馬車的轆轆聲、人們的歡聲笑語交叉在一起,突破了淩晨的安好。
小花施禮答道:“回蜜斯的話,我在清查天都縣趙家背後權勢時,偶然中發明城西一座荒山的山溝處陰氣濃烈,我去一看,竟然發明那邊白骨累累。細看之下,才發明滿是女嬰的屍身。本地好幾個村莊的人,都把新出世的女嬰丟棄在那處山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