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_第107章 安全的武官升職途徑(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這個長梧最清楚,立即答道:“皇上即位近一年來,批示使一級隻調了兩三個,不過同知把總都同一級的卻換了很多,汲引了很多豪門後輩,我就是此中之一。上任後,我們連續接了很多條清算指令,不準吃空餉,不準懶惰操演甚麼的。”

在坐的盛家人都聽的兩眼髮指,李氏和文氏目瞪口呆,長鬆張大了嘴,盛維聽的出神,趕緊擺擺手,道:“嬸嬸不必責備侄女,她問的好,我們這兒正一團漿糊呢;侄女和梧兒這麼一問一答,我倒有些明白了。就是說,那荊王任人唯親,剝削百姓,與將士也一定一心,這麼說荊王謀逆一定得逞嘍?明蘭,你有話就問。”這話是對著盛老太太說的。

盛維朝盛老太太一拱手,恭敬道:“嬸嬸見多識廣,吃的鹽比我們吃的飯還多,侄兒請嬸嬸指教。”盛老太太看了眼長梧,內心也躊躇著,擺擺手,緩緩道:“我一個婦道人家,如何曉得軍國大事;如果你兄弟和柏哥兒兩個在,也許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崇德元年十月,北疆羯奴五支反叛,集結草原韃靼殘部,兵鋒直指京畿重地,嘉峪關總兵八百裡加急奏本,五軍都督府遂遣兩路雄師赴援;同年十一月,仁宗第五子,皖藩荊王謀反,親領府兵及謀逆衛所兵士十萬,北上‘歸正’。

坐在上首的盛老太太皺眉不悅,輕喝道:“明丫兒!如何說話的?一句趕一句的,這是你一個女人家問的麼?”明蘭也不回嘴,隻誠懇的低頭站了。

自從幾日前得知荊王反叛以後,長梧立即往金陵刺探動靜,曉得中原要地一帶已是兵荒馬亂,長梧心急難耐的要返京效力,盛維和李氏嚇的魂飛魄散,長鬆和文氏也一道勸止,還找了盛老太太來壓陣,當然,品蘭明蘭和小長棟也渾水摸魚的溜來了。

盛維神采一鬆,略有些放心的看了李氏一眼。

明蘭不成置否的彎了彎嘴角,再問:“那荊王平素行動厚薄如何?”長梧被一個接一個的題目繞暈了,隻感覺這個小mm雖語氣和順,但句句問到關鍵。

盛維不是不想說話,而是不知說甚麼,他的目光從家人的臉上一一掃疇昔,李氏,長鬆,文氏,品蘭……他們的麵色或有猜疑,或有難堪,盛維目光一轉,上首端坐的是盛老太太,一旁是明蘭和小長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